一蟬知夏 作品

第175章




    那菩薩聞言,踴躍作禮而退,即喚惠岸行者隨行。那惠岸使一條渾鐵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薩左右作一個降魔的大力士。菩薩遂將鏡湖袈裟作一個包裹,令他背了。菩薩將金箍藏了,執了錫枚,徑下靈山。這一去,有分教:



    佛子還來歸來願,金蟬長老裹栴檀。



    那菩薩到山腳下,有玉真觀金頂大仙,在觀門首接住,請菩薩獻茶。菩薩不敢久停,對大仙曰;“今領如來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大仙道:“取經人幾時方到?”菩薩道:“未定,約莫二三年間,或可至此。”遂辭了大仙,半雲半霧,約記程途。有詩為證。詩曰:



    萬里相尋自不言,卻雲誰得意難全?求人忽若渾如此,是我平生豈偶然?傳道有方成是語,說明無信也虛傳。願傾肝膽尋相識,料想前頭必有緣。



    師徒二人正走間.忽然見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菩薩道:



    “徒弟呀.此處卻是難行。取經人濁骨凡胎,如何得渡了”惠岸道:“師父,你看河有多遠?”那菩薩停雲步看時.只見:



    東連沙磧(qi),西抵諸番;南達烏戈,北通韃靼。徑過有八百里遙,上下有千萬裡遠。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滾卻如山聳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遙聞萬丈洪。仙槎難到此,蓮葉莫能浮。衰草斜陽流曲浦,黃雲影日暗長堤。那裡得客商來往?何曾有漁叟依棲?平沙無雁落,遠岸有猿啼。只是紅蓼花蘩知景色,白蘋香細任依依。



    菩薩正然點看,只見那河中,潑刺一聲響亮,水波里跳出一個妖魔來,十分醜惡。他生得:



    青不青,黑不黑,晦氣色臉;長不長,短不短,赤腳筋軀。眼光閃爍,好似灶底雙燈;口角角丫叉.就如屠家火缽。撩牙撐劍刃,紅髮亂蓬鬆。一聲叱吒如雷吼,兩腳奔波似滾風。



    那怪物手執一根寶杖,走上岸就捉菩薩.卻被惠岸掣渾鐵棒擋住,喝聲:“休走!”那怪物就持定杖來迎。兩個在流沙河邊。這一場惡殺,真個驚人:



    木吒渾鐵棒,護法顯神通;怪物降妖杖,努力逞英雄。雙條銀蟒河邊舞,一對神譜岸上衝。那一個威鎮流沙施本事,這一個力保觀音建大功。那一個翻波躍浪.這一個吐霧噴雲。翻波躍浪乾坤暗,吐霧噴雲日月昏。那個降妖杖,好便似出山的白虎;這個渾鐵棒,卻就如臥道的黃龍。那個使將來.尋蛇撥草;這個丟開去,撲鷂分松。只殺得昏漠漠,星辰燦爛;霧騰騰,天地騰朧。那個久住弱水惟他狠。這個初出靈山第一功。



    他兩個來來往往,戰上數十合,不分勝負。那怪物架住了鐵棒道;“你是哪裡和尚,敢來與我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