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小黑 作品

第八百零四章 保衛了國,才會有家(大章,求訂)

    李易真沒瞎說。

    因為有時候拍電影就是這樣。

    一開始李易也想正常拍,可是有些戲如果真的不那麼弄的話,效果會差很多很多。

    當然,他也承認,的確是這部電影的拍攝,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所以拍攝的時候,他雖然哪怕再急躁也很少大發脾氣,但是對電影的拍攝要求,對演員的要求卻更高了。

    像陳問說的,爆破戲可以說只是其中的縮影。

    當然這一批演員也的確足夠敬業,足夠拼命,所以這才是最後電影能順利拍完的原因。

    按照陳問的話說:“演員可以在電影裡體驗生死,這一部的角色犧牲了,下一部還可以重來,可是當年那些最可愛的人,受傷了就是真的受傷了,犧牲了就是真的犧牲了。

    就算是那些活著回來的戰士,他們的心理創傷又有誰看得到?”

    大概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所以讓演員們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專注。

    其實相比起其他演員來,陳問飾演的雷公的最後一場戲,就是雷公最後開著車引開標識彈的那一段,拍的條數太多他都數不過來了,因為開車時兩邊都有鏡頭,不能互相穿幫、又還要打光,所以反覆調試,拍了一次又一次,也炸了一次又一次。

    這還只是拍戲,劇組用的並不是戰場上真實的彈藥,演員也一定都做好了最安全的防範措施,而且會提前熟悉哪裡有炸點、拍戲的時候可以躲過去,但真實的戰場呢?

    那連天的炮火不長眼睛,是真的可以把人炸得血肉橫飛,你也不知道它們會從哪裡飛來,當年的戰士也不像現在拍戲一樣有那麼先進的安全措施和醫療手段……

    所以一切的困難在真實的歷史面前,真的只是尋常!

    時間很快地來到了九月二十九日。

    《長津湖》終於要揭開廬山真面目。

    《長津湖》的首映禮將在這一天舉行。

    這段時間,隨著《長津湖》的鋪天蓋地的宣傳,隨著海量的預告片的上線,隨著影迷們的熱議,可以說早就已經讓《長津湖》這部電影的期待值被拔升到了最高點。

    首映禮被放在京城的軍事紀念館舉行。

    早早地就有無數的影迷匯和媒體人聚在軍事紀念館外,《長津湖》的首映禮,以李易如今的身份地位,這部電影的首映禮,絕對堪稱是星光璀璨。

    其實單純地這部電影本身的參演的明星演員,加起來就有幾十號人了。

    更不用說來捧場的兩岸三地的明星們了。

    《長津湖》的首映禮,還邀請來了許多親歷者們的後代們來觀影。

    周和平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打小聽著爺爺講述這場戰役長大的周和平,可以說他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期待這部電影。

    國產戰爭片不少,主旋律電影更多,可是偏偏奇怪的是,這場大戰的題材的電影卻反而非常之少。

    這更讓他對這部電影抱有極高的期待。

    首映禮的採訪結束之後,電影正式開始放映,能容納兩千人的場館內,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影迷們翹首以盼的電影終於要露出廬山真面目。

    “李易導演作品!”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李易的影迷看到這一行字,莫名地就對這部電影有了信心。

    因為幾乎可以說標註上“李易導演作品”的電影,就沒有讓人失望過。

    大銀幕上開始出現的第一幕畫面,就讓人有些驚訝。

    因為那是一副江南水鄉的夕陽景,美景如畫,鏡頭由遠及近,林雲斌飾演的伍千里出現在鏡頭前,一身軍裝的伍千里,臉上卻彷彿並沒有歸家的喜悅,有的只是近鄉情怯,和一抹無法拭去的悲傷。

    他緩緩地低下頭,鏡頭循著他的視線向下。

    他的懷裡抱著一個罈子。

    鏡頭之中,給出了這個罈子的正面特寫。

    這是一個骨灰罈,上面貼著“革命烈士,伍百里”!

    讓觀眾一下子就知道了,這是伍千里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

    江面上,岸邊的綠樹倒影讓整個江面彷彿成了一片綠色。

    孤舟上,船伕問道:“你的罐罐裡裝的誰啊?”

    伍千里沉默了一下說:“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