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 作品

第859章 禍在當代,功在千秋

    經過不停的修建,在明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後,為了實現南糧北運,明王朝在元代京杭運河的基礎上,著重對運河某些重要運段進行了多次整治改造,並圍繞運河建立了一套機構管理制度,至此,溝通南北地區的大動脈一一京杭大運河開始貫通定型。

    永樂十二年(1414),陳碹治理淮南運道,曾組織人力鑿徐、呂二洪行漕,更於洪口建閘以保漕運,宣德七年(1432),又於呂梁洪舊河西岸鑿渠,深2尺,寬5尺,夏秋有水,可以行船,並在渠上建石閘二座,按時啟閉,便利往來。經這次治理,徐、呂二洪航行條件得到大大改善。

    到了明代後期,京杭運河通稱漕河,已經長達三千多里。

    各運道既不相同,各段名稱亦相異。大體而言,從通州至天津- 2段利用潮白河道,又稱白漕:從天津至臨清利用衛河,又稱衛漕:臨清至濟寧以南,為元代開鑿的會通河,有閘漕之稱:徐州至淮安為原泅水運道,後為黃河所奪,故有河漕之稱:從淮安至揚州,多為湖泊運道,故稱湖漕:而長江以南運道通稱浙漕。其中,白漕、衛漕利用天然河道,問題較少,浙漕地處江南,河網密佈,運道暢達,亦費工無多。惟閘漕、河漕與湖漕三段,所處黃泛地區,由黃河氾濫所造成的影響和帶來的問題也最大最多,是明代治理改造的重點所在。

    在明代後期,為了避開黃河運道,先後開鑿了南陽新河與運河,此時由於國力已衰,明皇朝內外交困,以致前後共費時六十餘年才實行對京杭運河部分運道的改造,而自邳州直河口以南至淮安清河一段仍借用黃河運道,因此在明代對京杭運河始終沒有完成避開黃河作運道的改造。這段未完成的運道改造,直到清代康熙時才由靳輔開鑿中河後得以實現。

    整個明末崇禎時期,因為內憂外患,大明上下已經無人關心河道,崇禎在位十七年,全國水道幾乎紋絲不動,還有多處崩塌的地方也無人修理。

    丁毅船多水師多,又喜歡在水上運輸,更明白水利對這個時代的作用。

    “前人已經給我們奠定了基礎,我們現在只需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再加鞏固,疏通水道,擴建運河,把大乾的水道通向天下各處。”

    前面說過,大明的水道是非常發達的,全國只有雲南沒有能連接到京杭大運河。

    貴州只有一個鎮遠府有水道,並且可以一直貫通到京杭大運河。

    其他的省份,都有水道可以連接到京杭大運河,只是有些地方,會在特定的時刻不能走動。

    丁毅的前期的目標很明確,首先完成明朝沒有完成的那段,即清代康熙時才由水利專家,有滿清第一治河能手之稱的靳輔開鑿中河從而避開黃河作運道的改造。

    清代的這段歷史丁毅當然不知道,但在大明時就有人提出來,要避開黃河運道,只是因為前明國力衰弱無力承擔而放棄了。

    說到這裡,丁毅轉身丁燁:“你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