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堡 作品

第74章 功德碑

    蕭達也有一份,他看來看去也沒看出個什麼名堂來,皺眉問道:“這是何物?”

    楚熹年和謝鏡淵就站在門口,他們吃完午膳就出來看熱鬧了,見狀步下石階,“好心”給蕭達解釋道:“蕭大人難道不知,這是功德碑上的排名。”

    因著募糧一事牽動千戶萬家,各家各戶都探頭出來看情況了,包括商賈百姓也聚集在街邊,準備聽聽這張紙是個什麼名堂。

    蕭達眉頭緊皺:“什麼功德碑?”

    楚熹年聲音清朗,不大不小,剛好能讓周圍的人都聽見:“蕭大人有所不知,太子殿下感念諸位捐糧恩德,有意讓後世銘記,便請能工巧匠用漢白玉石砌了一塊百年功德碑,將我等姓名篆刻其上,立於城門之外,好讓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瞧見,流芳百世,豈不是美名一件。”

    蕭達此時還沒發現事情的嚴重性,無意識跟著點了點頭,心想這五百兩銀子捐的倒也不冤。他此生功績平平,怕是到死也難入史官筆下,青史卷中,若能將自己的名姓留於百年功德碑上,讓所有人都看見……

    蕭達思及此處,胸中忽然一陣熱流湧動,心臟狂跳不止,彷彿已經預見自己名傳後世的場景了。與將軍府比鄰而居的人家官位都低不到哪兒去,僕役們聽見楚熹年的話,都紛紛跑進去給自家主人報信了。

    然而就在此時,楚熹年卻忽然話鋒一轉,狀似為難的嘖了一聲:“不過這碑上的名字……”

    蕭達下意識看向他:“碑上的名字怎麼了?”

    楚熹年連連搖頭,狀似可惜:“太子殿下說了,碑上的名字順序不論官位高低,只按捐銀多少來排,多捐者名列前茅,少捐者嘛……這名字自然也就被壓到底下去了。”

    蕭達想起自己的五百兩,心裡頓時一咯噔,美夢碎了一地。

    古人重名重節,有思想頑固的人甚至把名聲看得比性命還重要。捐的少便也就罷了,還要刻在百年石碑上讓所有人來看,豈不是丟盡了八輩祖宗的臉。

    偏偏楚熹年還拿著名單,在蕭達眼前翻了好幾頁,指著最後幾排墊底的名字故意道:“蕭大人,瞧,您的名字在這兒呢。”

    蕭達順著他手指的看去,只見自己的名字列於眾人之後,壓到了最底下。大概最後紙張位置不夠,名字特意縮小了寫,歪歪扭扭像螞蟻,臉色頓時漲紅。

    偏偏謝鏡淵雙手抱臂,彷彿還嫌蕭達受的刺激不夠大,故意拔高聲音問了楚熹年一句:“快瞧瞧,咱們的名字在哪兒?”

    楚熹年往前翻了幾頁,指著第五排笑道:“將軍,名列第五。”

    謝鏡淵微微勾唇:“第五怎麼夠,最不濟也要擠個第三,否則子孫後代瞧見祖宗名字落後,豈不是丟了大人。”

    蕭達氣得腦子發懵,謝鏡淵和楚熹年這兩個斷袖之癖,絕子絕孫,哪兒來的子孫後代,分明是在含沙射影的罵自己!

    楚熹年笑著收了扇子,輕敲掌心:“這還不簡單,將軍不必憂心,我立刻讓人快馬加鞭再送三萬兩銀子去東宮,咱家的排名自然也就上去了。”

    偏偏太子還損的很,在名單上故意把敵對世家的名字都寫在了一起。

    河東裴氏與京兆韋氏素有世仇,裴氏的排名卻不偏不倚剛好在韋氏上面。韋氏的家主現在已經氣得直拍桌了:“混賬,同為世家大族,憑什麼我韋氏要低人一頭,被裴家壓在底下!”

    韋夫人更是憂心:“夫君,聽下人們說這塊碑還要立於城外,百年長立,來來往往的百姓都能瞧見,咱們多捐幾萬兩銀子也就是了。”

    韋氏家主皺眉猶豫:“可晉王……”

    韋夫人甩了一下帕子,此時不免也氣惱了起來:“晉王晉王,晉王還沒當上太子呢,就算當上了又能拿咱們家如何,夫君仔細想想,是百年名聲重要,還是晉王重要,再不捐銀子,妾身日後閨中聚會,豈不是都要矮裴家娘子一頭。”

    朝代興衰更替,唯一屹立不倒的卻是世家門閥。其姓貴不可言,一度蓋過皇姓,就連公主想嫁亦是高攀。晉王雖有可能成為儲君,韋家倒也不必太過忌憚。

    韋氏家主嘆息一聲,若有所思:“我原以為太子蠢笨,可只看今日這個法子,便知他不是個蠢的。我明知是套,卻還不得不往裡鑽。也罷,幾萬兩銀子罷了,我韋家還出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