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玩家角色 作品

第六十二章:當一個喜歡提問的人,遇到了一個喜歡回答的人

    就像是她爹,拿了別人的一錢銀子,即使是為了給家裡人用,也不是一件好事一樣。

    可同樣的情況,為什麼她爹死了,而別人卻還笑著呢。

    女孩心想道。

    於是,她又覺得有些不公平了。

    虧她剛剛還考慮過,如果對方是真的需要,自己或許可以把草蓆送給他們。

    這麼思考著,女孩發現自己越想越不痛快,心中甚至有了一絲委屈。

    乃至到了最後,她更是咬著嘴唇,直接哭了出來。

    為什麼呢。

    為什麼呢。

    她實在是不明白,太不明白了。

    或許是因為臉上全是淚水的關係,所以她也沒有注意到。

    在街的對面,有一個年輕的和尚,正靜靜地看著她。

    臉上無悲無喜。

    ……

    了果在告別了一眾江湖人之後,便獨自上了路。

    自府衙裡通完了名,離武林大會的開辦日尚有兩天。

    他決定在洛陽城的街道上繼續修行。

    來彌補些許,他之前破了閉口禪的“痴”心。

    不過眼下的他,已然沒有之前那麼在意此事了。

    他覺得他已經放下了,在連著唸了幾天的心經之後。

    以如今他的眼光來看,一時的著相併不能代表什麼,走不出來,那才是真的著相了。

    出家人不貪不想,放得下,便算得沉靜。

    可他真的放下了嗎,這就沒人知道了。

    而又要如何,才能叫做不貪呢。

    了果以為就是不想。

    這便是他的佛,不想所以不貪。

    而他師父想讓他明白的,卻是另一種佛。

    一種更簡單,也是更直白的佛。

    不貪所以不想。

    二者雖然在字句上只有順序的差別,但是在釋義所包含的道理上,卻是截然不同的。

    不貪的人,沒那麼容易變貪。

    但是不想的人,還是太容易去想了。

    所以老方丈才非要讓了果去經歷一番世俗。

    畢竟人要如何方能做到不貪呢,那總得先貪過。

    貪了卻得不到,時間久了,心自然也就定了。

    可如果小和尚貪了,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呢。

    那就只能說明,他和佛門的緣分還不夠,又或者是已經了清,老方丈也不會再強求他回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