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天地情懷(93)二合一(天地情懷(93)東盛宮前...)

    大殿裡的哭聲頓時一頓。

    大皇子愕然,扭臉看二皇子,二皇子顯然是不知道的。他不確定的看四爺,四爺垂下眼瞼,點頭表示肯定。

    大皇子瞬時冷汗都下來了。

    這些人遠離朝堂中心,等閒都想不起他們來。他們只要不是辦下了什麼大事,一般誰關注他們。可就是這麼一些人,人傢俬下里彼此聯姻。當然了,開國之處,身份對等,相互聯姻其實也沒什麼。可緊跟著再聯姻,那這連起來絕不能等閒視之。

    就聽四爺又道:“這一箱子,是兵部的!兵部簡拔將領,有好些駐守地方的將領,細問了才知道,許多都是諸位的舊部!這些年來往頻繁!這般的袍澤之情,孤好生動容。”

    說著就一頓,滿臉都是赤誠,“可孤又在想,太|祖不許近親結親,這話諸位可還記得?”說著,就起身,朝嗎?”

    一個個的起身跪下了,無人敢說話!

    四爺就嘆氣,“看來是記得的!太|祖怕後輩忘了諸位的功勳,特留手札以記之,唯恐後人們不知道你們的功勳,叫諸位受了委屈。最近常見諸位的摺子,口口聲聲都是不能背叛太|祖……那麼敢問,爾等如此,可算是背叛太|祖?”

    臣等……臣等……臣等惶恐。

    “莫要惶恐!”四爺轉身過去,步履不緊不慢,而後又點在工部的那一箱子上,“工部呈送上的最少,孤剛開始頗為擔憂!猜度這府邸都不修葺,可見是日子艱難。孤專門召見了工部尚書,這才知道,府邸修葺之後,不合規處頗多。但卻無人覺得該改,這便不曾入了工部之檔。違規僭越,禮部曾有彈劾。聖上下旨勒令整改之後……便沒有之後了。太|祖一再說,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之一字,不可輕觸,諸位可曾記得?你們不記得,孤幫你們回想一下。冊封諸位爵位之前,太|祖設宴款待諸位,當時太|祖便說,他不希望殺功臣的事發生在本朝,因此,一再告誡,‘需得守朝堂綱紀律法,莫要揹人倫欺民欺弱’,也一再警告,莫要逼的他揮淚削皮斷骨!何意,太|祖視諸位為骨肉,不願意折損爾等任何一個。而今,大陳江山依舊,可還有誰記得太|祖當日之言?諸位呀,此可算是背棄太|祖?”

    臣等……有罪!

    大殿裡滿是叩頭之聲,一聲聲的呼喊著有罪。

    四爺又挪到刑部送上來的箱子面前,“這裡面的案子都不是大案子!也沒有一樁案子是鬧到了衙門裡的!可沒鬧到衙門,用錢私了了,這事便了了嗎?這裡面有圈佔田畝的,有行賄朝官為部將升官奔走的,有縱馬踩死人命的,有強搶民女的,有逼良為妾的,有始亂終棄的,有骨肉相殘的,有私設刑堂的,有虐待下人的……諸位呀!若欺上,聖上念在諸位的功勳上,寬宥一二也無妨。可欺下,該當何罪?你們當年都是隨太|祖打天下的功臣,太|祖軍法嚴明,侵吞百姓錢財,欺佔民女,此何罪?”

    殺無赦!

    跪在這裡的,有一個算一個的,頭上的汗都下來了。

    四爺嘆了一聲,“當然了,這些都是一面之詞。孤不能偏聽偏信吶!孤也想聽聽你們怎麼說,看看你們有多少可辯之處。府邸逾制,是工部官員沒安排好?還是禮部官員事先沒說清楚。聖旨發下去勒令整改,是傳旨出了問題,沒說清楚,致使你們抗旨不尊?亦或者是,這些刑部送上來的案子,都是子虛烏有,是刑部在肆意構陷?”

    這一說,淮陽侯立馬叩首,“殿下英明,臣等是大老粗,哪裡知道這麼些……自然是朝廷派的官員怎麼說咱們怎麼聽了……”

    四爺‘哦’了一聲,而後便笑了,“那這便是禮部之責,工部之責,刑部之責,便是吏部簡拔官員也該有責,御史臺彈劾諸位,那自然也有御史臺之責。若是如此,田畝歸戶部管,戶部便難逃罪責!甚至於兵部,你們的舊部是不是求過你們為他們升官奔走,只怕他們最清楚……”

    說著,就緩緩坐下,“既然如此,那事倒是不急了。孤一定給會徹查,給諸位一個交代!這不是一天兩天能查清的事。這樣,孤先送諸位去皇陵吧!諸位有違太|祖之處頗多,這卻無從辯駁。去吧,去反省一段時日,以恕其罪吧。”

    眾人都想,這其實還是嫌棄自家上摺子插手西南的事情,所以找了個由頭給調開了。

    這會子他們哪裡敢再多言,只是送去守皇陵思過,已然算是開恩了。

    趕緊的吧!大不了不多話便是了。

    大皇子心說,這是拿住了把柄,把人逼退了。如此,事便能往前推了。

    可誰知道第二天大朝,情況急轉直下。

    御史臺彈劾這些老臣,各種罪名鋪天蓋地。

    除了御史臺,六部輪番上陣,都在證明這些老臣這些年是如何的有負太|祖之恩,背棄太|祖之義,有多麼的可恨,多麼的該殺。

    大皇子看著站在九龍壁側面的四郎,這一刻才恍然。

    四郎在這裡等著呢!昨兒他看似是替老臣們辯解,言辭裡全是不聽一面之詞,可卻當真是把朝堂上下全拉扯進來嗎?

    這麼功臣要是沒罪,那六部就都有罪!太子新立,總要拿一方立威的。

    這就是個兩頭堵的局!若是朝堂上下這些官員,不朝勳貴發力,那他真的會從這些官員裡找幾個出來立威的。若是朝堂官員發力了,那勳貴就被他拿來立威了。

    總之,他身為太子,這一刀是非砍出來不可的。

    朝堂上站著的這些可不是那些養廢了的勳貴,他們機靈的跟鬼似得,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只能挺身而出,全力證明這些勳貴老臣的罪責。

    就聽四郎在上面問蕭蘊:“蕭大人,這是何意?勳貴老臣乃是立國功臣,殺了此等功臣,叫聖上如何忍心?”

    蕭蘊跪下:“聖上,殿下,太|祖有言,律法森森,不得以功勳抵罪責!”

    “不錯!他們打天下,太|祖予以恩賞,這些年來,富貴尊榮,何時缺了。既然得了恩賞,便更該尊朝堂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