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巨頭 作品

第三十六章 械龍、海龍、王龍、血龍、詭龍

    所有種類都以水域相關的標籤為主要核心。

    下屬分支,第一支主要研究咬合攻擊,以鱷類和各種海爬為主要參考方向,獲取它們的相關標籤,然後進行奇幻方向的演化。

    鱷類的咬合力的確很強,但是,也有很大的缺陷。

    他需要咬合力,但這些缺陷需要解決。

    第二支,則以完全的水下活動生物為參考對象,主打游泳速度相關的敏捷,兼顧咬合和其他攻擊方式。

    就像飛龍種裡,地行也考慮了讓飛龍里哪一個分支發展飛行速度相關的問題一樣,這裡也要考慮速度,無論是追擊還是逃跑或者遷徙都得用上。

    第三支,則考慮真正意義上的兩棲甚至三棲,各種海爬雖然生活在海里,但實際上還是呼吸空氣,只能說是“潛水”。

    只不過,前面也說過,因為資源有限的關係,通用往往和特化有衝突。

    總是說全方位強化全方位強化,但資源是有限的,要全方位都強化,就需要各個方向都花費資源,儘管存在整體效應——整體的提升會降低單向提升的難度,也可以用“觸類旁通”這個詞來類比。

    只突破一個方向,就會越走越難,繼續往前就需要更多的資源,效率越低。

    或者可以比作就好比竹竿和金字塔。

    竹竿堆起來的金字塔,需要的資源多,但是一定程度的堆量可以替代堆質。

    一根竹竿,五釐米十釐米沒問題,五米十米問題也不大,但是五百米五千米高呢,材質撐不撐得住?

    金字塔的話,可以同個各種結構性強度來替代材質本身的強度。

    前中期當然是竹竿能夠到達的高度高,但是後期,和金字塔就沒得比了。

    這個類比應該比較簡單易懂。

    只是,儘管存在這種效應,但也是有限的,而且自重本身也是一個大問題,不然他也不會專門搞個山龍種來研究結構支撐的相關問題。

    地行決定搞兩個兩棲,一個是水地兩棲,一個是水空兩棲。

    水地兩棲主打身體,研究什麼樣的身體結構同時適合陸地和水域。

    不過,前世的兩棲動物,本身就是一個過渡類群,往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現如今最成功的兩棲動物,就是各種蛙類。

    不過,他有一個想法。

    就像前面提到的,兩棲兩棲,為什麼叫兩棲,最主要的就是呼吸器官,或者說......

    能量轉化相關的器官。

    如果,不需要氧氣呢?

    不說利用其他的物質,無氧運動或許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無論氧氣濃度夠不夠,都可以轉化出身體能夠利用的能量。

    也就是說,這一支,除卻身體流線方面的流體適應結構之外,還有研究呼吸和能量利用方式的任務。

    水空兩棲作為第四支,身體同樣是重要因素,但結構上他考慮的方向是翅膀和尾巴。

    翅膀主要是用來飛的,尾巴在飛行過程中的作用相對較小。

    但在水下,尾巴的作用和前肢相比,有時候要更重要。

    他需要這方面的相關嘗試。

    可參考的,不是太多,各種鑽水捕魚的海鳥,還有能夠從海里躍起,在離水面最高四五米飛行幾百米的飛魚之類的。

    並且,就和前面的第三支一樣,他也要考慮能量產生和利用的方式。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有接近二十倍的效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