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400章,光華復現

老人道對江朔道:“小子,我且問你,你得著這銅鏡的時候,鏡子可是光可鑑人的模樣?”

江朔道:“不錯,不過李使君告訴我,這鏡面是用特殊方法研磨的,以致穿越千年仍歷久如新。”

磨鏡老人啐道:“李邕寫字的本事還算湊合,他卻懂什麼銅鏡之道?”

江朔道:“我看這鏡子渾如一體,怎麼會是兩部分粘起來呢的?”

磨鏡老人道:“不是粘,是熔鑄在一起的,做此鏡之人手法甚是高明,但唐人做鏡與秦漢不同,老夫一望而知。”

程千里道:“有什麼不同?不都是鏡子麼。”

磨鏡老人說起鏡子來滔滔不絕,如數家珍,邊磨邊道:“銅鏡並非純銅,而是銅、鉛、錫按一定比例合鑄而成,當世銅鏡銅的配方是四、錫一、鉛一,而秦漢古鏡銅按《考工記》的記載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秦漢以銅為金,這配方就是銅一錫半之意。”

程千里聽得糊塗,道:“這什麼意思?有何不同?”

磨鏡老人道:“其實《考工記》所記不確,古時錫料不純,錫中含鉛,因此也以六分而論

,秦鏡當是銅四分、錫一分半、鉛只半分。”

江朔第一個反應過來,道:“古鏡錫多鉛少。”

磨鏡老人笑道:“孺子可教。秦方所鑄銅鏡,鑄成之時金燦燦的,煞是好看,但惜乎不能持久,用不了多久就變綠髮黑咯。我唐方所鑄之鏡,鑄成之時便銅色發白,不那麼好看,但勝在可保光華長久,照人面目更為清晰。”

江朔道:“原來有這樣的門道,不過剛才我看著鏡子兩面都黑沉沉的,老丈你又怎麼看出它配方不同呢?”

磨鏡老人笑道:“老夫常年磨鏡為生,什麼鏡子我沒磨過?不需上眼都能分辨。”

說著真的閉上眼睛,左手拿起銅鏡,以右手食指彈其背,只聽銅鏡發出一聲低沉如龍吟之聲,他又翻轉過鏡面,再次彈擊,這次卻發出一聲清越的脆響。

江朔道:“背如鍾,面如鈸,果然大不相同。”

磨鏡老人洋洋得意,看著就是一年老的手藝人,哪裡像武林前輩耆宿?

江朔見他停手,又要上前去看那鏡面,磨鏡老人卻道:“此刻不過恢復道你入手時的樣子而已,想比制鏡之時,還是多有不如。”

江朔道:“不妨事,就算這鏡面是本朝初年所鑄,距今也有兩個甲子了,稍有褪色也在情理之中。”

磨鏡老人忽然又怒,道:“你小子仍是看我不起麼?我偏要打磨到這鏡子出鑄之時的光華,不對……比它初鑄時還要完美!”

說著他

右手摘下腰間的葫蘆,單手拔了塞子,將葫蘆託在右手,左手持鏡,這次卻是鏡面向上。磨鏡老人將葫蘆慢慢傾斜,葫蘆嘴中流出一道粘稠黑水,滴在鏡面之上。

這黑水落在鏡面上卻不流洩,而是緩緩的在鏡面上展開,江朔細看之下,才發現並非液體,而是異常幼細的黑色粉末,因為這粉末太細,以至於遠看好似水流一般。

磨鏡老人將葫蘆小心地放在地上,將右手按在這黑色粉末之上,開始在鏡面上摩挲。這次右手卻旋轉的極快,他左手託的甚穩,右手飛快圓轉之下,黑色粉末均勻地佈滿了鏡面,如渦流般旋轉起來,卻一顆也沒有落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