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542.手段 妙!......

人都殺了,還能作什麼夭?查處宮中宦官的貪腐就是純收入,也不需要顧及他的姻親的影響。皇帝點頭了,她就能掏老鼠洞了。

她也知道了皇帝不願意立皇后,將消息透給了嶽妙君。皇帝見宮中漸漸分明,將楊婕妤又晉為貴妃,權攝六宮,請穆太后頤養天年。

……——

清理後宮的事辦得又快又準,夏初,西征將士的封賞還沒落實完,宮闈已經清理一新了。

這天,祝纓拿著最後一批的封賞來向皇帝彙報,皇帝心情大好,略掃一眼就批了。

祝纓趁機說:“他們已然得到了獎賞,也該接著為陛下出力了。”

皇帝道:“難道要讓他們北上?姚辰英也催過了,不過,這樣會不會太疲憊?疲弊之師遠征,這個,似乎不妥。”

“不是他們,用姚景夏。”

“這……”

祝纓晃了晃手裡的文書:“這些人,新得陛下之恩,正思報效,讓他們拱衛陛下,再城沒有不放心的。這些人也需要日夜見到陛下,以堅其心志。趁他們領了封賞,留下來多見見面,君臣之間才能沒有隔閡。

至於姚景夏等人,出自北地,懷念故土。放他們回去,既是保家也是衛國,必出力死戰。強留京中,思念家人,容易懈怠,反而不利於守護宮中。”

皇帝眼睛一亮,不小心說漏了嘴:“誰說相公總是藏著掖著不肯為天子出謀劃策的?相公這說得太明白了!”

哦,你爹就這麼說我的?恐怕是說我藏奸吧?

祝纓選擇性地接了後半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罷了。那,我就開始調撥了?”

“擬旨吧。”

祝纓又將禁軍換防,親自送姚景夏等人北上。守衛的禁軍,又到了手裡。

這一套辦完,秋收還沒開始,劉昆、祝彤又將分派的任務交了過來,祝纓這才請王、施過府一敘。

……——

王叔亮、施季行這些日子也忙得緊,朝廷六部九寺,他們就三個人,各管著一攤子的事。祝纓不但要協調兵馬,還要管錢糧,每天看著戶部的家底生氣。王叔亮天天看著青黃不接人才著惱,嚴令京兆尹江政狠狠管一管京中的紈絝子弟,看著就煩!同時還要關注一下,哪裡是不是又要有民亂了。施季行從大理寺舊檔做起,除了冼黨,又開始整頓一些看不過眼的官員。

這其中有些人的背景確實夠硬,又或者就是他施家的舊人,施季行只好一一找他們談話。不明辦,讓他們自己休致或者辭職,又或者調到閒職上,不令管事,保全其名譽。

三人湊到一處,施季行的火氣更大一點,喘著氣說:“應該是好消息吧?”

祝纓笑道:“二位,請隨我來。”

她將二人帶到一張地圖前,上面畫了不少圈圈。

王叔亮道:“這些都是有過民亂的地方,難道?又出事了?!!!”他差點尖叫。

祝纓雙手往一下壓了壓,道:“沒有沒有,放心放心。還安全。這些都是發生過民亂的地方,從這些地方開始整頓嘛!抑兼併、括隱,懲罰瀆職的官員,打擊豪強。‘匪’已經把這兒梳過一遍了,犁過的地不就勢種莊稼,等著它長野草嗎?”

施季行道:“還是要安撫為主。”

“對,安撫百姓,怎麼安撫?以往呢,朝廷無力,還要倚靠當地士紳。可是我仔細想聞想,哪怕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我才到福祿縣的時候,也沒怕過當地的土財主,該打的打、該抓的抓。黃十二那樣的也照殺。大軍才掃蕩過,朝廷不應該這麼畏縮吧?”

“當然,”王叔亮嘆道,“哪裡是朝廷畏縮?不過是當地畏首畏尾,不能勇於任事罷了……”

只要下決心,還是能辦,不過辦起來難處也多,不如與當地大族妥協,這樣上報給朝廷的賬面上好看。瞧,我這兒太平了。不這麼辦呢,就得跟當地士紳鬥智鬥勇的,麻煩是真的。稍稍那麼沒有心懷大同理想的人,就容易選前者。

施季行道:“子璋你想得雖好,卻也要知道,有些地方的民亂,是地方士紳襄助平定的。”

“懂,所以有這麼多備選呢!一點一點來,再不動手,就更難了。姚辰英那兒正在關鍵的時候,不能斷了糧草。等打完了,有功將士的封賞又是一筆。為安撫北地百姓,錢糧減免又是一筆。西陲已然免了今天、減了明年,又是一筆。如果不能把可以收稅的土地、人口變多,就只能加稅,那又要逼反一些人了。”

施季行道:“那咱們參酌一下,從哪裡開始好。”

王叔亮接口道:“還有,選誰好。”

“快入秋了,各地刺史也快到了。我倒以為,可以下令,天下縣令輪番進京考試,其中有能幹者也未可知,這些才是親民官。”

王叔亮道:“也好。”

三人一番商議,又定下一件事情,祝纓留二人吃飯,王叔亮道:“今天我值宿。”

施季行道:“我家裡還有做了一半的事。”他一個堂弟正被他提在家裡訓斥著要調個閒職呢。

祝纓便不再挽留,將二人送出府去:“他們不吃,咱們自己吃吧。”

……

祝纓的相府,也與以前一樣,管飯。不過劉昆的堂兄弟們與女官同堂吃飯有些難受,都推說要回家孝敬父母,晚飯不在這兒吃。王允直、施君雅倒是在了,王允直能留下來,純是因為他親孃給相府送了個廚子。

相府的官員裡,女官不算多,但祝纓帶來的女官卻不少,祝纓都給她們安排了其他的職位。譬如祝彤,身上還有兼任。比如小付,她是當年大理寺女吏的孫女兒,慈惠庵長大的,有些醫術,也被拖了來。

初時都還拘束,後來漸漸放開。

王、施二人也暢想未來:“將來河清海晏,一定要周遊天下!”

王允直這話是對劉昆講的,他比劉昆高一輩,劉、王兩家世交,他是見男說男話、見女說女話,因劉昆又掌文書,文章又亦好,與她便談得來。說這個,是因為劉松年曾經遊歷天下,寫了不少好文章。

王允直因看出一些“治世”的苗頭,便開始暢想了。

劉昆道:“只怕您走不出三十里,就會因為吃不慣回來了。遊學很苦的,有時候要自己捉魚生火烤著吃。”

“劉先生做的烤魚,好吃嗎?”祝纓問。當年到劉府蹭飯,沒蹭到這一味!恨!

劉昆道:“還、還行……”

氣氛很輕鬆,彷彿大治之事就在眼前,而不是姚辰英正在北方與齊王決戰。

吃過飯,王允直等人回家去,祝纓又與劉昆、祝彤、林風等人再議事。林風需要押解糧草北上,祝彤要留意宮中。祝纓對劉昆道:“十二孃的文集,你好了沒有?”

“啊?哦,有一半兒了。”

“弄出來,刊刻,我出錢。”

“哎?”

祝纓道:“快著些。對了,南邊兒還有消息沒有?”

考試結果是出來了,但是現在安南也不是抓到一個識字的就要給官做,而是要先試一試、教一教了。算來也過了兩、三個月了,不知進展如何。

江珍從外面走了來:“姥,有信,好些消息。”

劉昆驚訝道:“好些消息?出什麼事了?”

趙霽從後面閃了出來:“哎喲,我算知道我爹為什麼會刻薄他們了——信、拜帖,是地方任上的。”

南士們開始往京城遞消息,又開始活動,希望能夠在秋天的時候進京見一見祝纓。

祝纓樂了:“這不巧了麼?才與王、施說沒有合適的人。”

你們不是有抱負嗎?行,幹活吧!

之前祝纓安排南士,沒法挑地方,根本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現在政事堂給你們定點了!連前情提要都給你們準備好了!

不錯,祝纓想,今年末明年初,姚辰英差不多就能回來了,一切向好。只要局面穩定下來,就可以辦下一件事了,她得抓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