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508.芙蕖 不用求別人





王芙蕖難得在秋收的時候能夠這麼閒適,生出一種“要是把家搬過來就好了”的想法。




別人不知道她的想法,她們也不勸她搬來,只說些安南的新聞。現在最大的新聞一是秋收,二就是“新驛路”。




江舟有些嚮往:“等路修好了,回京不用一個月,我都不記得京城的樣子了。”




張仙姑也說:“好些年沒回去了,也不知道金大家的她們怎麼樣了。”




王芙蕖對京城完全不瞭解,只管用心聽著,記下她們說的京城種種,預備回家之後也是一份談資。在張仙姑停頓的時候,她又適時地問上一句:“那然後呢?”




就能收穫到張仙姑旁聽“傳說中的王相公”斷案的下一章回了。




張仙姑也喜歡王芙蕖,張仙姑總認為,自己是有義務為女兒與下屬的家人處好關係的,因此對王芙蕖格外的好。三不五時請王芙蕖來家說話,又邀王芙蕖逛街。西州城內有兩個大的集市,全不似京城那樣過午才開市,從早到晚都很熱鬧。




雖然是秋收,客商卻往來不絕。阿蘇縣常年在這裡開一間大鋪子,賣茶,西番的商人是大主顧。西番人也好販些牛羊、馬匹過來,又買茶、布之類,偶爾也走私鐵器——安南的鹽鐵是官營,西番購買有限額。




王芙蕖看得眼花繚亂,常常忘了家裡,每到晚間躺在床上就又想起丈夫、兒孫,生出些許愧疚之感。但女兒一直在忙,她又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提出派人送她回去,整日過著白天高興,晚上愧疚的日子。




到得巫仁忙完,母女倆有了閒暇相處,她就更捨不得走了。直到趙蘇、祝煉等人在西州城的公務辦完,連陳放也要動身返京了,王芙蕖才戀戀不捨地決定跟著“趙大人”一道回去,路上好有個照應。




巫仁自是不捨,但她一向話少,巫雙倒不怵纏著祖母:“就多住一陣嘛!咱們才閒下來,還有好些地方沒玩過呢!”




王芙蕖摸摸孫女的臉,道:“我可是有兩個孩子啊!得回去啦。”




另一個孩子是巫雙的親爹,巫雙嘀咕道:“我爹老大年紀了……”不用親孃陪了吧?




王芙蕖還是決定儘早回去。




————————




陳、趙、祝三人自不介意多帶一個人走,且王芙蕖自己也有個小侍女、一個小廝跟著,也不用別人照顧。




一行人從西州出發,陳放對王芙蕖好奇極了。他覷了個空兒,尋王芙蕖說話。王芙蕖不明白這位丞相的兒子與自己有什麼好聊的,她的“封君”因女兒而得,這個身份最近才見天日,十分之水,也沒什麼好叫人圖謀的。




陳放則對這樣一位婦人,如何放心女兒跑到數百里之外“做官”十分的好奇。他問得很委婉:“夫人不想念自己的女兒嗎?”




“當然是想的,不過,總是更想她能過得好。”




“呃,擇一良人、相夫教子、兒孫滿堂的過日子,不好麼?”




“那樣,我得求人對她好點兒,怕沒人養她,她就餓死了。現在呀,她自己就能對自己好,不用求別人。”王芙蕖說,看陳放的表情有點奇怪,她後悔自己多嘴,再也不與陳放說話了。陳放問她什麼,她也支支唔唔,不肯露了實情。




一到了梧州,趙蘇還要與陳放話別,她是一刻也不耽誤,帶著人就跑回了家。




回到家裡,發現因有兒媳婦在,倒也沒怎麼亂,她一顆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家中丈夫、兒子都問她在西州見聞,兒媳婦也想知道巫雙過得好不好。




王芙蕖都說:“挺好,你們也不用想著叫她們回來啦,我看她們在那兒過得比咱們自在。回來做甚?”




巫義道:“娘,你去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以前也念叨著,家裡如今好過了些,就把人接回來,一家子團聚……”




“以前是以前,”王芙蕖斷然地說,話講得又快又急,像與人吵架一般,“就是阿雙,我看她也自在。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穿什麼穿什麼,想睡就睡、想起就起,不用伺候人,很好。”




巫家父子面面相覷,巫義想了一下,道:“也好。”




王芙蕖心底鬆了一口氣,她說這話時很是擔心丈夫和兒子反對,故而疾言厲色,他們不反對了,她反而有些訕訕,對兒媳婦說:“我捎了些東西來,有你的。”帶了兒媳婦,往裡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