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492.盟友 揚長而去





她手下現在為了一鼓作氣,湊了近兩萬,再不啃下最後一塊硬骨頭,糧草就要見底了。因此要虛張聲勢,以顯自己兵多,兩萬給它弄出五萬的氣勢來。這樣才能鎮住對方。




接著,她又下令祝新樂盯緊西面過來的道路,隨時防備西番大隊來援。再下令工匠日夜趕工,爭多造攻城器械:“什麼都不用顧忌,日子不過了!能造多少造多少!”




祝青君出列道:“我明天親自去試一試他們!”她的身後卻又閃出一個五短身材的黑壯男子,道:“這樣的事情怎麼用得到將軍呢?我先來!”




此人是西卡族的奴隸出身,說來也怪,西卡族戰力弱,但祝纓收到手的奴隸換身衣服一穿、三頓飯吃完,比誰都兇。




祝纓道:“不用試,明天一同去!”




“那您呢?”




祝纓道:“擔心我守不住大營嗎?依令行事吧!”




當晚,蘇晟金羽帶著數千人,人銜枚、馬裹蹄,悄悄離開大營,次日一早,祝青君等人率隊攻城!




從早到午,只攻側面城門,卻發現城牆上的兵沒有多太多。因只攻一面,裡面的人員補充也比較及時,雙方僵持著。祝青君這裡,用稻草編成墊子、澆上一點油脂,點燃了從樓車上往城中拋,又將城中點燃了幾處,火旋即被撲滅。




城裡西番人放躲比普生頭人家的土兵準則遠,也頗傷了一些梧州的土兵。




到得中午,眼見祝青君還不退,一個西番人打著一面西番的旗幟,大喊:“我們頭人要見你們的刺史!”




說著,將一封信縛在箭上射了出來。




祝青君拿到了信,見上面寫的是西番文字,她能聽說一些西番語,文字、寫成文書的文書卻讀不順,只好拿去給祝纓看。




祝纓這裡,金羽等人正在扎空營,忙得熱火朝天。祝纓拿了信一看,大喜:“太好了!不是昆達赤!”




這文書上雖然寫了西番的抬頭,但是西番的行文祝纓是瞭解的,這絕不是番主宮廷出來的文書。也就是說,來的人不是昆達赤所派,至少,他無法調動整個西番的資源。且信的內容是,他要做個和事佬。




這樣祝纓就放心了!她最怕的,就是在自己力竭的時候,有人從旁漁翁得利。如果來人實力足夠強勁,哪怕再溫和,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解城池之圍。然後才是說和。




祝纓便也回書,同意與西番人見上一面,時間就約在次日。




次日,輪到林風等人假裝援軍,番使來的時候,又是一片忙碌的營地在建設中。番使心中也有些不安,仍是挺起了胸膛,大步踏進了祝纓的大帳。




祝纓一身紫袍,全然是個朝廷命官的模樣,與幾年前督戰西陲、拜相京師相仿的打扮。番使見她這般便先猶豫了。




此時,林風又喝令他拜見“使君”。




這人聽不懂林風的官話,祝纓卻和藹地用番語說:“你聽不懂官話,不怪你,信我看過了。有什麼話要傳的,我許你先說。”




番使道:“我願為兩家開解……”




“噓——你只是使者,領兵的是你的少主,不是你。說你家主人的主意,說完,你就走吧。”




番使一噎。




“說吧,我聽著。”




番使拂袖道:“你這樣說,我還能說什麼?”




“那就禮送出營吧。青君,接著圍城,接著打。告訴城裡的人,殺掉普生頭人的,可以得到他一半的牛羊。每殺掉一個大屋裡的人,就能得到一頭牛,殺掉一個西番的騎兵,馬歸他、再得一頭牛……”




番使臉上現出一點氣憤又慌張的樣子,忙說:“等一下!”




外面又響起號角聲,番使嚇了一跳,祝纓道:“莫急,是他們開始輪流吃午飯了,吃完了,輪流攻城。放心,我會讓你回到城裡再動手的。”




番使只得加緊說出自己要傳達的話:“這裡原來不是你們官府的地方,普生頭人又是認我王為主的。我們少主人願意為兩家說和,你也退回去,他也不報復,怎麼樣?”




不怎麼樣!祝青君等人心中都有氣,如果他們不過來,要不了幾天,這城就破了!現在好了,之前死的人白死了,一切從頭再來!




祝纓問道:“昆達赤,還好嗎?”




“王當然很好!”




祝纓含笑地問道:“你家主人效忠他了嗎?”




“當然!”




祝纓笑容更深:“那做主的人應該是昆達赤,不是你家少主。你的話帶到了,你也帶幾句話給你家少主——沒有一個王,不想像我們的皇帝那樣威嚴,沒有一個王願意接受手下的部族各自為政。他是你的王,也是你的敵人。只要手中的兵馬還聽你,就算不得真正的能令王放心。我可以選擇你們之中的一方幫一把。”




番使的臉色難看得要死,營中又吹了第一遍號角。祝青君道:“姥,輪到我營用飯了,我去看看。”




“去吧。”




番使捧著祝纓的回信,信上用番文寫著,只要西番騎兵原樣撤出,也不要求西番人幫她殺掉普生頭人,只要西番兵走就她可以當無事發生——畢竟朝廷與西番議和了,她,祝纓,是朝廷命官,前丞相,現在的梧州刺史,這筆賬她還是認的。她要土地、要功績。但是,同樣的,普生家原本與西番的貿易,還可以繼續,細節可以詳談。以及,梧州有鹽、茶等西番需要的物資,她都可以提供。西番能夠得到的,比從普生頭人那裡得到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