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355. 相忍 一切早有痕跡。

    竇朋又對王雲鶴道:“不能光提軍務,民政呢?北地究竟如何了?整日聽著朝上吵吵嚷嚷,這個說那個不好,那個說這個混蛋!人心不齊,還想打仗呢?別說整肅軍中了,我看地方上先整肅好了才是正經。否則不等胡人來,自己就要先亂起來了!家宅不寧,還想御外辱麼?”

    竇朋這二年也憋得狠了,他就不明白,怎麼看著好好的情勢,幾年間竟急轉直下了?

    王雲鶴道:“我將向陛下請旨,遣使往北地整頓。”

    鄭熹道:“那就走吧。”

    幾人一同到了御前。

    ——————

    皇帝心情正好,三代同堂,一個男人有了孫子之後,人生就是一個小圓滿。

    他正與穆皇后說著東宮的事情,穆皇后說:“阿姳還小,不能親自撫育,這孩子的生母出身寒微,皇孫不能由宮人管教。過了百日,我就把孩子接了過來養,如何?”

    皇帝道:“好。”

    穆皇后又說:“宮人一再生子也不方便,不如給他添兩個淑女。再有子女出生,生母就能撫育親兒了。”

    皇帝道:“這些你定了就好。”孩子送到他跟前的時候必是乾淨微笑的,他從來也不懂怎麼養孩子。穆皇后說什麼就是什麼。

    夫婦二人說到一半,丞相求見,皇帝笑道:“他們兩個同時求見?別再是要當面打起來了吧?”

    穆皇后道:“您怎麼說這個話呢?丞相不合,難道是什麼好事?我偶爾聽說,都覺得心驚肉跳的。”

    皇帝道:“你不知道。”說完便起身離開了。

    他看到自己的重臣們面色凝重,自己先帶一點微笑要緩和氣氛。他到位上坐下,下面幾個人齊刷刷跪地不起。

    皇帝驚道:“這是怎麼了?”

    “臣有罪!”他們說。

    “到底怎麼了?”

    丞相們這才將戰敗的消息告知了皇帝,皇帝彷彿被人當胸打了拳,整個人一個後移,頂在了椅背上:“什麼?”

    鄭熹硬著頭皮說了冷將軍的事,皇帝問道:“忠武軍呢?”

    王雲鶴又報了忠武軍也戰敗,情況不明。

    皇帝道:“不是三戰三捷的麼?怎麼突然就敗了?難道之前的大勝都是假的嗎?”

    鄭侯道:“怕是驕兵之計,誘敵之策。”

    皇帝氣道:“冷平輝就這麼蠢的嗎?他的腦子是忘在了京城沒帶走嗎?”

    大臣們唯有請罪,倒是竇朋還能說兩句:“陛下,問責還在其次,眼下是應對!軍事、民政都要拿個主意!”

    竇朋與此次戰敗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皇帝沒罵他,問道:“怎麼辦?”

    鄭侯主動請纓,冷侯說應該讓附近的邊軍也都整備。王雲鶴就提議要派個大員去地方上看看,需要“能幹、可靠”。

    皇帝道:“讓時悉去。”

    鄭熹道:“駙馬掌禁軍不可輕動啊!”時悉能幹個屁!

    王雲鶴想推薦冼敬,竇朋不假思索地道:“他得輔佐太子,也不能輕易離開啊!”竇朋覺得王雲鶴急昏了,冼敬一日在東宮,就能對太子加以勸說,他一走,誰會跟太子說什麼就不一定了!

    皇帝又想說穆成周,話沒出口自己心裡就否決了,又想他趙邸時的舊人,忠誠是有的,能幹就見仁見智了。

    皇帝道:“那就傳祝纓吧。”

    ————————————

    祝纓正在大理寺裡翻看著過中秋的賬目,祁泰如今好些事情都不用親自做了,趙振頂著一個祝纓、一個祁泰,一個不好糊弄、一個堅如磐石,他不敢懈怠,累得像條老狗。抱著中秋大理寺發的份子賬目,拿給祝纓簽字。

    祝纓問道:“給少卿看了嗎?”

    “都看過了,畫押了,在最後。”

    祝纓翻了翻,提筆改了幾項,道:“我家裡什麼樣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用不了這許多,勻一些給他們吧。”

    趙振道:“大人才是咱們大理寺的頭一份啊!怎麼能減呢?”

    “我有數。”祝纓說,她沒有把自己的減得最少,也沒不拿。這裡面是有講究的,如果她不拿,底下人未必就敢拿。她不拿著、看著,底下人哪怕拿到手裡也可能是次貨。人性如此,凡上司吃飯的食堂,必比上司不去的食堂伙食好。

    減完了,簽上名,杜世恩的小徒弟過來了:“陛下召。”

    祝纓放下筆,與他一同往外走,邊走邊問:“可知道是什麼事麼?”

    小徒弟道:“丞相們與鄭侯、冷侯、竇尚書在御前,彷彿聽說是北地戰事不太好。”

    祝纓心道:我的機會來了!

    一路到了御前,舞拜,皇帝道:“虛禮免了!”

    祝纓拜了拜,起身,掃過了在場的人,看到太子也在場了,心道:這又是怎麼了?

    她安靜地等著這些人誰來起個頭,她好往下接。

    皇帝道:“你可願去北地?”

    祝纓準備了下肚子的話,被他這一句都悶了回去,她說:“只要陛下吩咐,臣不挑活兒。不過,究竟是什麼事呢?”

    皇帝短促地笑了一聲:“不知道什麼事就敢應下了?”

    祝纓道:“只要是國事。”

    皇帝輕嘆一聲:“你們說吧。”

    祝纓的目光在幾人身上劃過,等他們說話。鄭熹道:“北地,敗了。”

    祝纓輕吸了一口氣。

    王雲鶴道:“你的大理寺卿不變,兼安撫使、採訪使,安撫北地、檢查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事成即歸。”

    祝纓道:“是。”她心裡是有疑惑的,之前北地是整頓過一番的,怎麼又要重頭再來?那前番整頓是白乾了嗎?

    她說:“只有我一個人嗎?恐怕幹不過來,且要查當地,也不能全倚仗當地的官吏。再者,北地正在興兵呢,若與兵士發生衝突,怎麼辦?”

    皇帝道:“你這兩日寫個條陳具上來吧。”

    “是。”

    皇帝擺了擺手:“你們去議!”把丞相們支走,再把祝纓留了下來要再囑咐幾句。

    祝纓安靜地聽他說:“知道你此去是要做什麼麼?”

    祝纓道:“維繫。無論戰局如何,地方上不能亂。”

    皇帝道:“弄清楚邊軍究竟是什麼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