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137章 福氣

    他們不敢為湯小郎君求情,卻又不得不想:以縣令的作派,只怕獠人的好日子也要來了。

    相約去了顧翁家議事,議的是“既然縣令大人有意聯絡獠人,本縣是必有好處的,恰如收拘我等在此,卻又除逋租、興修水利一樣。我等如何能從中獲益?”除逋租,他們得到的好處並不算多。獠人的事兒,他們有點相信祝纓能辦成,一旦辦成,必有大利,他們想多拿一點。

    祝纓現在想的卻不是“獠人”,因為她放出去的榜有人揭了。

    福祿縣不比京城,縣城裡的穩婆沒一個認字的,仵作的女兒也不識什麼字,更不想學什麼剖屍。縣城裡識字的婦女也沒幾個,鄉紳們的女兒倒有幾個識字的,卻無人來揭這個榜。

    等了三天,小吳臉色詭異地跑過來說:“大人,有人揭榜了。”

    “哦?帶進來。”祝纓說。這可是這幾天以來最好的消息了。

    小吳咳嗽了一聲,祝纓道:“怎麼了?”

    “是……那位女冠。”

    祝纓與小吳對了個眼,鎮定地道:“帶進來。”

    兩人雖然認識祝纓,此時卻與在花街后街見祝纓時的心情截然不同。小江有些緊張,身後跟著的小黑丫頭也很緊張。

    祝纓道:“你們揭的榜?”

    小江道:“是。”

    “做仵作?”

    “是!”

    “為什麼?”祝纓問,小江這人腦子跟別人不太一樣,祝纓不敢說她一定就是為了自己,但多少有一定的原因。如果小江是為了跟一個年輕的官員共處,那她要這樣一個女冠毫無用處,還耽誤她的正事兒。她是想要些女官女吏做事的,並不是想給自己的身邊添一個……難以確定身份的人。

    小江的喉嚨發緊,道:“道理我說不太明白,只想說,我想活得跟以往不一樣。憑我自己想總也想不明白,我想自己出去走走,心裡卻總是缺了點什麼。我想幫別人,卻又給您添了麻煩。跟著您總能學到一些的。哪怕最終還是不明白,也比自己瞎摸亂撞強。我、我能做事的!教我一點吧,教我一點我不懂的道理,讓我做一些與以往不一樣的事。我不比別人笨。琵琶,不難的,不學就永遠不會,不是因為笨。我……”

    說到最後,她有些語無倫次,只恐自己說得不明白。

    “跟我來。”

    祝纓把她帶到了停屍房,那裡,死去的姑娘正安靜地躺著。祝纓也招呼了縣內的僧人給她唸了幾卷經,耽擱了兩天,是以還未下葬。

    小江毫不介意地說:“我來給她裝斂。”她的手法很嫻熟,似乎做過不止一次。祝纓道:“做仵作可不是斂屍,是剖屍。”小江的手頓了一下,道:“我學!”

    祝纓道:“你現在還不是仵作。”

    “我願意學的,什麼時候學好了,再讓我聽差也行!”

    祝纓道:“先做個學徒吧。你叫什麼?”

    小江露出數月來第一個放鬆的笑:“沒名字。”

    她的姓也沒什麼來歷,純是出了花街要立戶籍,就隨手翻了一本書,看一首情詩中的字,“江”字比較像個正經的姓氏就登記了個“江”姓。沒名字的女人多了,江大娘就行。後來祝纓叫她“小江”,她也覺得名字起不起都無所謂了。

    祝纓道:“不妨取個自己喜歡的名字,現在就可以登記在冊,改過來。”

    小江搖搖頭:“大道至簡,我名字太多了,以後都不要了。”

    祝纓又指指小黑丫頭:“學徒帶個丫環,不像話。”

    小黑丫頭道:“我也能當學徒的!我也喜歡您查案子的那些故事!我幫娘子問了那家的人,她們說了死了的是個獠女。可惜您自己也問出來了。”

    祝纓看了她一眼:“算雜工。”

    看著“江大娘”三個字被記在冊子上,學徒一個月只有一石米、一百錢,小江忽然覺得自己與以前不一樣了。她也不要求住到縣衙裡,還住自己賃的那個房子,又問縣衙的規矩,什麼時候應卯,假怎麼算之類。

    小吳在一旁聽了,心道:這可真是個狠人,為了留下來連屍體都敢剖!侍女都拿來搬屍體!

    小江卻很快樂,祝纓讓小吳給她講縣衙規矩,她見小吳走神,還提醒了一下:“吳小郎?”

    “哎?哦哦!我來對你們講……”

    福祿縣衙就多了一個仵作女學徒,這兩天就守著一具女屍瞎瞧。早上集合的時候,小江就跟小黑丫頭站在女卒的身後。她方言講得好,以致女卒們都奇怪縣城裡以前怎麼沒見過她這號人。

    —————————————

    祝纓的榜被小江揭了也屬無奈,她本意是在福祿縣培養出當地的女仵作來。小江是從外面來的,日後未必就能紮根這裡。來了,當仵作,再走,福祿縣依舊什麼也沒剩下。

    所以她才會猶豫,以為無用功。

    但是福祿縣的條件又擺在那裡,不招這一個,一時半會兒也沒別的人肯自願來當這個女仵作,且也得重新教。要命的是她們缺的不止是怎麼做仵作,連字都不識,屍格也不會填。

    祝纓倒也痛快,招來小江:“榜還依舊貼著,日後有膽大心細的年輕女孩子,我也召了她們來。她們有不識字的,你帶一帶她們,教上一教。”

    就把這攤子扔給小江了,她自己事太多了,實在抽不開身親自去教。

    小江高興地答應了:“我這就去街上找人。”

    “不急,先把停屍房那個燒了吧。趙娘子在縣城住了有些日子了,我想她也該回去了。骨灰叫她帶走,縱不認識,也埋得離家近些吧。”

    小江的眼睛亮晶晶的。

    祝纓道:“官吏俸祿從稅賦中來,我們這些人都吃過她的血肉。”

    小江的眼睛更亮了。

    屍身被移到了城外點起了柴火,燒了好一陣兒才燒完,用一隻大甕裝了,幾塊未燒盡的大骨頭落在甕中發出悶響。祝纓將壇口封了,帶回縣衙,再請趙娘子過府一敘。

    趙娘子在縣城逛了幾日,也見識了祝纓判湯小郎君,見縣城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心裡也有了點主意。恰兒子也要開始進縣學讀書了,她便打算回家。臨行前,她也想再見一見祝纓。

    到了縣衙,趙娘子這次就禮貌多了,先謝了祝纓也給兒子一些冬日的用品。祝纓道:“我答應過賢伉儷,自然會盡力。”

    趙娘子道:“他能來上學,也是多虧大人。”

    “他考得不錯,悟性亦可,福祿縣要這樣的讀書人。”

    趙娘子道:“考的?嘿!以前可未必就是這樣的考!大人,明人不說暗話,您做的我都看在眼裡了。”

    祝纓道:“那我能託您做一件事、捎一句話嗎?”

    趙娘子正色道:“請講。”

    祝纓命人取來骨灰甕,先託了這可憐姑娘的事。趙娘子詫異道:“就這件事?那是什麼話?”

    “問一問令兄:可否相安?”

    “什麼意思?”

    祝纓道:“我知道以前發生過一些事情,以致彼此不能信任。不過總這麼防來防去,互相害來害去也不是辦法。能否重修舊好、互通有無?你們的族人,如果有名冊最好,這樣到了福祿縣,我待他亦如士紳百姓。如果想交易,我與令兄各發身份令牌予可信之人,往來兩處行走。如果仍有疑慮,就從互不劫掠人口開始?犯法的人必然是有的,但是隻要發現,就互相幫忙追索,如何?”

    趙娘子認真聽了,說:“倒不像是要坑害人的樣子,我這便回去傳話!”

    “靜候佳音。”

    ————————

    趙娘子到縣城也是為了給哥哥觀察一二,回去好傳話的。

    她趕回自己家,對丈夫說了兒子的生活情況,又說了縣城:“是有條理多了。我總覺得那個縣令太軟和了,心裡想得又多。婆婆媽媽的,遇著一個不知哪族的丫頭死了,巴巴地把個小郎君給發配了,又拿了骨灰託我捎帶。嘖!跟他說了我也不在意別家死鬼。”

    趙灃細問了情況,道:“他這是告訴你,他重視你呢。你要去大哥講嗎?”

    趙娘子鄭重地點點頭:“當然!”有些事是連丈夫、兒子也不能說明白的,“獠人”也分不同種,她這一族是自稱美玉之族,此外又有以健勇為名的、以敏捷為名的。

    大家也互相攻伐。

    趙娘子第二天就往孃家趕,大冷的天她也不畏懼,七天之後,回到了熟悉的家中。

    哥哥已經老了,滿頭花白的頭髮,四個侄子、兩個侄女都來迎接她。一家人圍著大廳的火塘坐著,趙娘子將祝纓的話轉述給了哥哥聽。

    洞主道:“你們都說說。”

    長子道:“一個縣令,能做什麼呢?不如前兩年那個刺史,他管得多。”

    次子道:“官兒越大怕越狡猾,但他能給的也更多。”

    三子道:“別忘了,官兒越大,手也越黑。”

    四子道:“大哥說的對。山那邊那兩家又不消停了,咱們須得有人相幫,一個縣令能幫什麼呢?”

    只有小女兒說:“阿爸,選這個縣令!”

    洞主道:“為什麼?”

    “哥哥們說得都對,刺史管得多。可是,咱們只有這一洞的人馬,在刺史心裡的份量絕沒有在縣令心裡的份量重!一個不重視咱們的人刺史,又能幫到咱們多少?且容易被他算計。縣令既然是個軟和的人,又心細,又會做事,咱們正要這樣的人。阿爸,我想親自去姑姑那裡看一看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