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黔地的穩定

    半年時間匆匆而過,葉孝元在家人們的扶持下,終於把縣衙給正常運轉起來,並有了一點點小成就。

    比如百姓開始來衙門告狀,葉孝元已經成功斷了好幾宗案子,雖然都是小案子,但也充分證明黔地百姓已經開始信任官府,以前可是不敢向官府求助的。

    之前的縣衙就是擺設,還會嫌棄百姓騷。擾,百姓狀沒告成反被先打二十大板。

    不過如今招進來的衙役不太給力,一開始都是三郎四郎兼職捕塊,大郎主要兼職主薄和師爺,二郎是哪裡需要哪裡搬,畢竟他算得上文武雙全,又有些拘不住,所以沒個定性。

    不像大郎坐的住,就一直在衙門坐著幫他爹,三郎四郎完全坐不住,就主要客串一下捕塊。

    畢竟黔地著實亂了些,時常有偷盜搶劫的事發生,最嚴重的是偷牛偷豬這種的,大家都窮,也沒有太貴重的東西供別人偷,無非是些吃的,多數人都吃不飽不是。

    當地招的衙役被遼人和苗人打怕了,不敢出頭,讓他們去捉人總是瑟縮敷衍,無奈只能讓三郎四郎這兩個熊少年出馬。

    偶爾二郎也一起,也沒白忙活,帶了半年,衙役的膽子也帶大了些,不會再像剛開始的時候那樣沒用了,差不多已經快支稜起來了。

    另外農桑方面也有些起色,黔地的人不太會種地,氣候差種植經驗也差,大大限制了糧食收成。

    作為種地的一把好手,宋老太和宋英娘便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縣衙每日送粗半斤,但必須先上課,早上辰時候末過來,一直上到午時。

    未時再過來上到傍晚,傍晚離開時就能領半斤粗糧,不限漢人還是苗人,來報名的百姓很多,但不是誰都能來上課的,得筆試還要面試。

    年紀太小的沒有種地經驗的肯定不行,最好是會認字又會種田的,每個村子都有名額,對百姓來說這個條件有些苟刻,但還是許多想來聽課。

    “上課不認真聽的什麼都沒有,不然這課豈不是白上的,別想著進來混吃,這半斤粗糧可沒那麼容易拿。”

    之前有人上課走神,或者不聽課和旁邊的人說話,宋老太直接把人拎起來扔出縣衙,讓他滾,休想浪費糧食,不好好學種地的玩意不配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