媱與雅 作品

第645章 兵禍源頭

 “這便是黃巢,各位同學們,你們口中所說的大逆不道者,對於他的善惡,本少不做過多評論,也與我們如今所討論的問題無關,你們若有興趣瞭解,可以在之後與你們的先生,探討這一個問題。”

 雲啟將黃巢的生平經歷簡單的說了一遍,如他起義的原因,接受招安之後又反出聖唐王朝,以及兵敗身死的結局。

 “李先生,兵禍的起源處,來自於黃巢之亂,那麼,我們的問題便從黃巢此人開始,黃巢此人,可不簡單吶,一身才情,會劍術,馬術以及箭術,精通詩詞,其所寫出的不第後賦菊,本少都自嘆不如,無法寫出如此佳句。”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算道友,玄微子道友,對於此詩,如何?”

 “雲道友之意,此詩為黃巢在落第之時所書寫,雖然他在科舉之時落第,但卻豪情倍增,以菊喻志,借物抒懷,通過刻畫菊花的形象、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黃巢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

 詩的第一句點明菊花開放的季節是在秋季,尤其是農曆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正是人們登高飲酒、欣賞菊花的大好日子。第二句描寫了菊花的威力。”

 “黃巢這首菊花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沒有黃巢那樣的抱負、戰鬥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樣的奇語,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把菊花和帶甲的戰士聯結在一起,賦予它一種戰鬥的美,這隻能來自戰鬥的生活實踐。”

 算必準和玄微子結合剛剛雲啟所說的黃巢身世,只對詩文進行進行點評,卻主動忽略了其它方面的事情,在於擔心是雲啟挖的一個大坑,等著他們跳,因此,保持謹慎保守態度。

 雲啟看向算必準和玄微子,對於他們的評論,也只是微微一笑,直接過了。

 “李先生,黃巢此事,算不算讀書人?”轉頭看向李昊,雲啟故意將讀書人三個字,咬重。

 李昊在雲啟介紹黃巢的生平事蹟之時,便有了一些明悟,而當雲啟將黃巢那一句詩句說出來,對於雲啟所說之言,無力進行反駁。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各位,若胸中沒有一點筆墨,如何寫出讓人歎為觀止的詩句?

 那黃巢並非第一個反叛聖唐王朝的起義軍領袖,王仙芝,你們川蜀之地的王建,三人皆為販賣私鹽為生,說他們是普通百姓,確實不錯,但是,最終卻讓世人記住了他們的名字者,為有黃巢,而其成為如今我聖唐一族禍亂的源頭,為什麼?”

 “因為黃巢的危害更大,是他在王仙芝魂歸星海,坐上了起義軍首領的位置,率領大軍,入主聖唐王朝長安,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直接結束了聖唐王朝近兩千九百年的統治,讓我聖唐一族,如今在這片領地上,經歷了最亂的亂世,這是主要原因。

 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難道不是與它為讀書人,識字,知禮儀,懂兵法,有關?”

 “李先生,一位黃巢,落地的讀書人,已將我聖唐一族攪得天翻地覆,造成了如今幾百年的亂局,是如先生所言,當時我聖唐一族如我風都領地一般,普及了教育制度,所有的族人都識字,知禮儀,懂兵法,如今將會是何等局面?”

 李昊整個人縮著,瑟瑟發抖之中,應該不是因為外面天氣冷的,原因是被雲啟的話語,帶到陰溝裡,想到了如地獄般的情景。

 “李先生,二位道友,這便是本少所言之儒家之過,只教人學字,知禮儀,長智慧,卻忽略了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德智體美勞的第一位,品德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