媱與雅 作品

第355章 龍珠歸屬

而川蜀之國、吳國、吳越國等目光,集中在李存勖手中的火龍珠。

朱金皇朝的目光,卻集中在李嗣源他們口中的稱呼上。

“大膽,萬歲之名,也是爾等諸王所配擁有?”

“狂妄無知之徒,萬歲之名,我朱金皇朝當今聖上才是真龍,天命所歸,而你們。不過是未教化的蠻夷,星光如何敢與皓月爭輝?”

“晉王,你這是打算謀反不成?我朱金皇朝封你為晉王,那是看在爾父與先皇同為天下蒼生,一起推翻聖唐暴政的情面上,否則,王之一位,你李氏也配?”

萬歲稱呼,對於聖唐一族來說,是禁忌之詞,一般人不敢用,也不能用,否則,殺身之禍還只是小事。

如今李嗣源、景進等人的行為,已經向天下人表明了李晉勢力的態度,那一個位置,李晉勢力已經預訂了。

“逼宮啊!這一齣戲碼,雖然老套,但用著,用著,也用習慣了,對於他們這些權謀者來說,應該已經習以為常了吧!”

彼岸見李晉、朱金皇朝等聖唐一族各方勢力的反應,對於各大勢力所友情出演的這一齣戲碼,當做一場戲,看看熱鬧,捧捧場就可以了。

“按照歷史的發展,這出戏,朱金皇朝的那一位,以及之後的繼任者們,會時不時的來上一場,在盛情難卻之下,半推半下,就也就接受了。

李晉方面,這一齣戲,我還以為會向後推幾年,或者在火龍珠徹底掌控,擁有正式資格之後,李嗣源他們才會傾情演出,沒想到提前了,不對,應該是多演了一次,是演給我們看的吧!”

雲啟所知的歷史,雖然之前便有河中、昭義、橫海、成德等十一領地領主,一同遣使勸進,請李存勖建國稱帝,被李存勖拒絕,溜鬚拍馬者更是不計其數。

如傳聞,貴州開元寺有一個叫傳真大師的和尚來到晉陽,向李存勖獻出他珍藏40餘年的一塊傳國保玉,上有八個大字:受命於天,子孫寶之。

見此寶物,晉王勢力的官員們,興奮不已,於是群臣蜂湧上書,請求李存勖順天應人,以紹唐統,在他們看來,如果李存勖當了皇帝,大家都會跟著高升,何樂而不為?

而除了這些官員以外,來湊熱鬧的,還有蜀主王衍和吳主楊溥,他們寫信請李存勖稱帝,但他們心中也有自己的盤算。

李存勖知“民意”不可違,但覺得時間不成熟,於是假意退卻。

當時,宦官張承業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勸李存勖:“李晉與朱金血戰30年,正是為大唐社稷起見,希望大王滅朱金,恢復聖唐之後,尋找唐室後人為帝。雖然如此,但大王功高齊天,天下人誰不心服?寧受實利,不受虛名,請大王三思。”

李存勖含糊其辭,假意聽不明白,張承業知道李存勖執意要稱帝,大哭一場,重病不起。

但李嗣源他們這些李晉重臣勸李存勖稱帝,卻非這一次鎮州爭奪戰,時間上需要押後一段時間。

既然這一次古城遺蹟之戰,不管李嗣源他們是事先計劃好的,還是臨時起意,雲啟相信,時間未到,以李存勖的意思,應該會推遲。

“本王還未完成當年父王臨終前所囑託三支箭,本王如何敢忘?三箭未了,本王必將承晉王之位,不負父恩!”

“晉王英明!”

“晉王英明!”

“晉王英明!”

“三支箭?”彼岸雖然與雲啟一般,料到李存勖會推辭,但未料到藉口如此充分,一時忘記何為三支箭。

“史書記載,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蠻族,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未完成帝業之時,因病逝世,在去世前便留下了三個遺願,希望李存勖能夠代為完成,這樣他才能瞑目。

李克用認為李存勖應該以社稷為重,便留下三支箭代表三個遺願,鼓勵李存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