媱與雅 作品

第90章 宿敵

“少年人,他們在說什麼?姑奶奶表示,有些不明白,你的之乎則也理解能力比姑奶奶好,為姑奶奶翻譯一下唄!”之前擂臺之上的對話,琉璃還能夠勉強解釋得通,半白半文,現在的她,還無法達到自如即時翻譯的程度。

“是楚漢爭霸時期,最出名的事件之一,那一場鴻門宴,老闆,之前你提到的《史記》,在《項羽本紀》中有記載,以我所在世界的年代計法來計算,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先入關滅秦,進駐咸陽,並派兵守函谷關,以拒西楚霸王項羽大軍西進,項羽率40萬大軍至,破函谷關,進駐鴻門,準備襲擊劉邦。

劉邦因勢力懸殊,採納謀士張良建議,結交項羽叔父項伯,請予調解,以作緩兵計,並親至鴻門會見項羽。

在宴會上,項羽謀士范增令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伯急拔劍起舞,以身掩護,後劉邦部將樊噲帶劍執盾闖入衛護,劉邦得以脫險。

老闆,他們二人所說的情況,大概就是這一段歷史,不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西楚霸王惱怒劉邦暗中收買了自己的叔父,擺了自己一道,悔恨當初沒有聽范增的建議,放過了劉邦,導致失去了最佳機會,讓劉邦擁有了崛起的資本,從而斷送了自己唾手可得的江山。

而劉邦認為那是項羽咎由自取的行為,無法如他一般,善於識人,懂得用人,導致身邊的親人都背叛他,甘心為自己所用,甚至後來最重要的文臣武將一個個遠離他,最終都離他而去,說那不是劉邦的錯,而是西楚霸王自己親手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風水也無法如那些世家子弟一般,完全聽明白二人的對話,但經歷過學生時代的正規系統教育,而且自己的語文老師素質過硬,雖然自己只學了其中的皮毛,但加上自己所瞭解的歷史,以及連猜帶蒙,勉勉強強能夠理解二人對話的意思。

“鴻門宴啊!姑奶奶知道這一大事件,那可是重大的轉折點,若是當初那一個項羽聽從了謀士的建議,在宴會上殺了劉邦,哪有後來的四面楚歌,兵敗自刎於烏江之事。

可惜了,現實沒有如果,只有事件,即使是這個以強者為尊的世界,同樣也不例外。”

“少年人,現在他們說的,又是什麼意思,難道也是一段典故?”

“是的,老闆,依然來自於典故,是烏江自刎那一段。

劉邦認為若是西楚霸王當時能夠聽從那一位老者的建議,與他一起渡江,也許他坐上那個寶座的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而西楚霸王還是如史料所記載的那般,認為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老闆,即使是現在,他依然如當初一般,堅持當初的選擇,即使他已經聽到了周圍世家子弟的一些言論,尤其是可能來自於當年的楚地子弟及項家子弟,依然無法改變他的想法。”

“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雖然是對西楚霸王的不敬,但若他真如史書所說那一般,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好大喜功,優柔寡斷等等,若讓他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坐上了那一個寶座,應該也會如被他推翻的那一位千古一帝一般,沒在帝位上坐多久,也被趕下臺吧!”

“言之有理,姑奶奶也十分認同,雖然說成功者,成功的人總是相似,失敗的人各有各不同,但項羽的能力和性格,適合攻城拔寨,成為鎮守邊疆的將軍,卻不適合成為治理天下,萬人之上的帝王,少年人,姑奶奶。。。嗯?”

“呵呵呵!少年人,今天還真熱鬧啊!這下又有好戲看咯!”

“項王,事實勝於雄辯,最終還是吾成為勝利者,稱孤道寡,擁有了天下,敢稱為朕。。。”

“朕?哈哈哈!兩個無恥之徒,不過是跳樑小醜,可敢在朕面前,自稱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