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凡世 作品

第六百六十四章 想法很多

最快的養殖週期只有二十八天,首先是品種培養,這一點非常重要,普通的雞是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找到幾斤重的,而這一項工作對於現在的農業研究所來說是非常困難的,至少不是三兩年能夠培養出來的。然後是超大型的自動化孵化基地,能夠自動識別雞蛋能否孵化,不能孵化的就會被挑走。

待孵化出來之後,還要進行一輪的挑選,將體弱的直接淘汰,接下來就是注射第一次抗生素已經疫苗,接著送到養殖場,為了在密集的養殖環境中不至於生病,還需要在飼料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而養殖的時候,二十四小時燈光,充足的食物和水供應,保證養殖能夠在二十八天就出欄,這中間都是科技支撐的。

而現在建設養殖樓,李昭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畢竟這中間會出現的問題可能很多,特別是一點,那就是高密度養殖容易生病這個問題,就是不容易解決的。

想到這裡,李昭也將他的擔心說了出來,最後說道:“現在我還不知道搞工業化養殖會出現多少問題,但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容易出現集體感染問題,我們在疫苗、抗生素等方面的基礎都很差,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能將養殖搞好,而且放在牧場,我也擔心會導致交叉感染之類的問題,現在有點過於著急了。”

李昭這個擔憂並不多餘,實在是這個時代的基礎太差了,很多東西想要實現,實在太過困難,就如李昭搞生態農業,其實養殖規模都不算大,而搞養殖規模,建一座養殖樓,不說多就建十層左右,因為是用於養殖,基本上兩米高度就夠了,加入一層五千平,那麼用來養豬,一棟樓最少也要養一萬五千頭。

這樣的規模對於養殖場來說,是有著非常高要求的,只是不知道農業研究所的具體方案是什麼樣的,如果是達到這個規模的,那麼難度將會很大。

蘇父聽了李昭的擔憂,也有點擔心,問道:“農業研究所不是收集了不少方子嗎,那些還不能解決問題嗎?如果沒有效果,那印成小冊子有什麼用?”

李昭聽到這個,說道:“那些方子對於小規模的養殖可能比較有用,但如果是大規模養殖,出現了疾病,那麼疾病的持續時間可能會比較久,畢竟感染的規模大了,非常容易重複感染,小規模養殖可能一輪感染是半個月,但大規模的養殖,一輪感染的時間可能會是幾個月,這樣的情況下,靠小冊子怎麼解決?”

李昭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會切實發生的,一個人得了感冒,如果只有這麼一個人,好了也就好了,如果是很多人一起,可能就會出現重複感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