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凡世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二章 貓膩

    交流會很快結束,畢竟李昭只是憑藉六十年後的經驗,給研究院出出主意而已。至於生態農業怎麼推廣,推廣什麼項目,這些都需要研究所經過實地考察之後才能知道什麼模式最適合當地。李昭是非常反對直接將軍墾農場和李家村的模式照搬的,照搬基本上在大部分地區只會帶來嚴重的不適應,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當然李家村這樣的模式在很多地方也是適合的,對於這種適合的地方,李昭當然也是不會反對的。只有合適的模式放在合適的地方,才能給當地帶來發展,創造財富。不適合的地方,只能成為害民之法,只會造成當地老百姓越來越窮。

    這樣的情況李昭肯定是不願意看到的,如果能解決好農村收入低的問題,那麼整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要知道這個時代就已經有五億多人在農村,只有讓所有人都具有強大的購買力,才能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

    接下來李昭又和蘇父跟著研究所所長參觀了研究所裡的研究項目,條件同樣艱苦,最先進的研究儀器僅僅是光學顯微鏡,就算是電子顯微鏡這樣的設備都沒有,更不用說後世各種先進的儀器了,根本是他們無法想象的。

    見到這種情況,李昭小聲的對蘇父說:“這裡的試驗儀器太簡陋了,和我們那邊的金屬研究所是相同的情況,可以讓他們採購些先進的試驗儀器,如果實在買不到,就讓他們出儀器的原理。然後我們幾個研究所全部到位後,直接交給研究所進行研究,現在這樣的試驗條件,很多試驗肯定是無法完成的。”

    其實這樣也挺好,對於幾個研究所來說,只要有工作,他們就能不斷進步,如果研究項目比較少,那基本上就只能原地踏步了。聽了李昭的話,蘇父也表示同意,就把李昭的意思轉達給了研究所所長,最後還不忘了提醒道:“你們也可以根據需要,設想你們需要的儀器,我們將來的幾個研究所可以聯合研究。”

    聽到蘇父的話,李昭也是點頭表示認同,總是用別人提出來的儀器,是很難走出自己的路的,如果這些人能夠提出沒有出現過的先進的研究思路,那麼這個研究所就能當領頭羊了,不過估計這個過程會非常久。

    留下來吃了一頓工作餐,兩人才回去,在回去的路上,李昭說道:“爸,上級這次應該是希望我們能夠以點帶面,最後全面推廣生態農業的模式。咱們國家的自然村大概有一百多萬個,如果每天走一個,那基本都需要兩千七百多年才能走一遍。這次推廣我看地域分佈非常廣,最好是讓研究所考察足夠充分才好。”

    對於李昭的話,蘇父自然是認同的,說道:“當然,這次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