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凡世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未雨綢繆

    說著李昭也把自己想的人員需求情況交給了楊廠長,這也是他昨天列出來的。分的也很細,有車間主任、技術員、質檢員、倉儲、後勤、物流、裝卸等,總之人員缺口一大截,設備一旦多了起來,只是這四十多人,那是根本玩不轉的。

    楊廠長看了李昭給的人員需求單,想了想又在上面添了幾個主管。李昭一想也是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這是要留下足夠的職位,這個項目如果真的騰飛,那利益絕對巨大,不留足崗位,怎麼平衡各方人員。

    但李昭也不管他,畢竟這廠子是楊廠長管理的,自己插手也不好。而且這也是幾千年來形成的頑疾,不是簡單就能改變的,畢竟是人情社會,你不顧人情,那就有很多人要給你找麻煩。

    看完楊廠長寫的內容,李昭也接著說道:“昨天說的小電渣爐我已經把圖紙給了安總工,廠裡能抓緊還是需要抓緊生產一下,咱們如果使用了新的刀具,也能比較大的提升切削加工能力。最後就是水壓機的圖紙今天已經交的差不多了,我大致都看了,需要組織幾個廠裡的總工過來,咱們一起審審圖紙。”

    楊廠長一聽也來了興趣,說道:“設計的是多大的?”

    看著楊廠長的表現,李昭就知道楊廠長會錯了意,於是說道:“只是一個半噸的,我們準備用於刀具鋼生產,暫時沒有必要搞多大的,不然您就只能生產一爐,然後就得歇上幾個月了。這樣也能給咱們廠積累製造電渣爐的經驗,以後這種設備絕對會全面開花的,也能成為一種產品。”

    李昭說的是事實,這個時代全國機械加工廠都沒多少,你直接生產十噸刀具鋼,全部生產成各種刀具,就軋鋼廠這規模,還不知道要用多少年呢。

    楊廠長聽到李昭的解釋,也是訕訕一笑,沒辦法,看了前天設備的生產過程,楊廠長當然希望能是儘量大一些的,這樣設備更接近,到時候接受的時候,也能儘可能快的投入生產,產生效益,如果相差太大,那操作就會完全成為兩回事。

    這時楊廠長才重新拿起電話,和上級領導彙報起來。當楊廠長彙報說準備給精煉鋼車間備料的時候,領導也給出了一個令李昭感到意外的答覆,新的鋼材訂單已經送到了他的手上,需求量巨大。他手裡的單子,就已經達到了月產幾萬噸的規模,現在還有人陸續送來訂單需求,他們正在評估必要性。

    在提到要人時,上級領導更是和楊廠長說,人員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