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凡世 作品

第五十六章 參觀①

    這時李昭也讓人將溝扒開給眾人看裡面的蚯蚓生長情況,幾位研究生物的還到處在取樣,估計會回去專門研究。這些蚯蚓品種怎麼樣,李昭也不清楚,只是他抓到的本地蚯蚓分類後培養,這種長勢最快,就選擇了這種。所以他也希望生物相關的專家能找出生長更快,繁殖更多的蚯蚓品種才好。

    其實將蚯蚓養殖選在這裡,也是李昭有意為之,這裡離溪水不遠,冬暖夏涼,這樣一說,大家都明白,蚯蚓的特點就是這樣,過熱、過冷、過幹、過溼都不行,還要保持一定的ph值。不僅如此,這裡還可以防止一些捕食蚯蚓的昆蟲、老鼠等的出現,地面是石頭,所以再合適不過了。

    到了冬天也很好處理,下層先鋪厚厚的一層秸稈,然後鋪一層土,再把蚯蚓收拾在一起,然後多堆幾層土就可以了。這裡的溪水也會保持周圍的溫度不至過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冬天本身就不適合蚯蚓生長。看完這些,李昭也讓人取出一些蚯蚓,然後清洗乾淨,在鐵桶裡煮熟,並且讓他一會將這些煮好的蚯蚓送到養雞場去。

    接著往前走,是給蚯蚓處理食物的發酵池,同樣是搭的草棚,不搭棚子是不行的,如果碰上下雨,沒有棚子遮擋,裡面很快就會灌滿水,到時候有的麻煩。李昭現在的菌種效率並不算高,所以發酵池比較多,有十幾個,每個池裡都可以放幾噸的料,這些地方可是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建成的。李昭也將這些情況都告訴了一起來的生物專家。

    這些池子的操作也很簡單,平時哪個池子料用掉六七成了,就開始加新的料,然後一層新料,一層發酵好的料,堆好後蓋上一層土,這樣可以防止滋生蠅蟲。然後在這個池子插上牌子,記上上料日期。而土則可以直接在餵養蚯蚓時加進去,並不需要再弄出來。

    接著就是潑水,保持料溼潤,但不過度溼潤即可。過溼發酵同樣會受到影響,只有在比較潮溼,但又能透氣的情況下,才能比較好的發酵。同樣的,專家在每個池子都取樣,準備帶回去研究。當然李昭希望他們能夠配出更高效的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