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本行

    ”你說下屍體的情況,我就知道了。”吳軍站了起來,順便點支菸。江遠直接撿要點道∶“屍體在理塘鄉的鄉道旁被發現,發現時,屍體距離鄉道約8米遠,中間有樹木和藤蔓的阻隔。屍體高度腐敗,腹部,胸部中力…"“啊,我知道了,死者是在集市上賣衣服的個體戶?”吳軍一說話,都帶出了歷史感。江遠”恩的一聲,道∶“我是看他的皮夾克上,留下了一個血手印,比對看看。“用指紋啊,那還行。”吳軍說過,還是有點忍不住,又道∶“這個案子,不好搞呢。”"當時卡在哪裡了"江遠也是好奇。

    吳軍沒回答,反而問道∶“你覺得這個案子,是個什麼性質?

    江遠主要是盯著指紋看的,但案子也是大略的掃過的,想了想道∶“攔路搶劫?然後升級成殺人?”那為什麼要在距離道路8米遠的地方?現場的照片,專門拍了一張路邊的草木的情況,你看一看,是不是非常茂盛,要走過去,很不方便的。”

    江遠於是又翻內網的照片,也就是命案積案的照片了,轉錄的比較清晰。看得出來,鄉道兩三米外的植物,就非常多了,要走到8米遠,是不能直接走過去的,得擠進去,若是持刀肋迫的話,容易出岔子。當然,出岔子這部分,也可能是升級的理由

    江遠沒有太想明白,但理解吳軍的意思,道∶"所以,當初你們認為不是攔路搶劫?"吳軍反而搖頭,道∶“我認為是,很多人都認為是。但領導不認。“為什麼”

    "因為攔路搶劫導致殺人的話這個案子沒法破。"吳軍攤手,又嘆口氣;"也有道理。當年破案還是三板斧,一查二排三突,在這荒郊野外的,弄成搶劫殺人,案子就太難搞了。一查二排三突指的是現場勘查,排隊摸底,突擊審訊。這是建立在穩固的社會關係網絡中的刑偵方法。

    建國以後的戶籍制度,使得人群的流動性大大降低;大部分案件,都是熟人作案,通過排查的方式,就能夠得到一個滿意的破案率。至於遊離在外的遊子們,通常被警務系統稱作是盲流,動不動就抓起來審查,審訊,以及遣返正因為如此,隨著社會流動的放開,警務系統的工作能力就大大下降了,社會治安更不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