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怡一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六章 國文考試

    字數多是一方面。

    理科試卷,艾涼看到題型,腦海裡便會浮現出解題思路和解題步驟,然後瞬間得出答案。

    而像國文這種理解型題目。

    他首先還要讀短文,分析主旨立意。

    跟可以套公式解決的數學不同。

    短文這種東西,每一篇都有著自己想表達的內容。

    你得先讀明白了,才能去作答。

    所以國文和社會這兩科,艾涼通常寫的很慢。

    這個很慢,是相對於他做理科時的速度。

    在別人眼中,艾涼的做題速度依舊恐怖如斯。

    例如陳自立剛結束第一篇短文時,艾涼已經開始最後的作文了。

    這裡的國文考試的作文,並非那種給個事件,讓你寫一篇自命題作文。

    不是說沒有,只是概率很小。

    至少亞聯的高考中,十次裡最多有四次是自命題作文。

    剩餘的六次,都是對名著內容的節選分析。

    這些名著,涵蓋了哲學、文學,甚至是現代社會科學。

    例如“你認為什麼人對你的影響最大?”“你對現代社會有何看法?”“你遇到過什麼艱難的抉擇?你是怎麼克服的?”等等。

    只要讀過相關書籍,便能從書中找到標準答案,直接照搬至少可以拿二十分。

    沒讀過的話,就只能自己分析。

    要是你分析的精彩,很有道理,也能拿個及格分。

    可如果你的分析沒能打動閱卷人,和書中的標準答案也不沾邊。

    很遺憾,這三十分,你一分也拿不到。

    這次摸底考試的作文題目很刁鑽,問題節選自一本名為《邏輯與感性》的哲學書籍。

    讓你分析理性、感性和社會的關係。

    如果單純對著理性和感性,對社會的影響大談特談。

    那麼作文最多隻能拿十分。

    但沒看過這本書,也沒接觸過社會的學生,還能從哪方面談?

    國文滿分是一百分,這個佔了三十分的作文,居然是這麼一個題目。

    這就有點不講武德了。

    正經高中生,誰會讀這玩意兒?

    於鑫明擺著是在刁難重點班的學生,好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然而巧合的是,艾涼在小時候剛好讀過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