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基本一致,幾可亂真

  明清至今,許多瓷窯均視其為楷模並進行仿製。

  御窯廠是明清兩代專門負責御用瓷器生產的機構,窯址設在今景鎮市。

  御窯廠自明宣德年間已開始仿燒鈞釉瓷器,而以清雍正時期的仿品最為精彩。

  雍正的御窯廠仿製鈞窯,它的典型特質是胎質比較厚重。

  到了雍正年的時候,雍正的官窯在景鎮用高嶺土,他沒辦法制作這麼厚的東西,就開始嘗試有什麼方法。

  於是想到用夾心形式,也就是兩層胎,從外表看它比較厚,它其實是空心胎。

  這種方法今天我們在故宮沒有見到實物,但是可以從窯址裡看到一些當時的試製產品。

  但是這一時期,還是最終成功燒造出了仿宋鈞窯製品。

  督陶官唐英於雍正十三年,在《陶成事宜紀略》中記錄了當時御窯廠燒造的仿古和創新瓷器共計57種。

  其中“鈞釉”仿內發舊器,除了玫瑰紫、海棠紅、茄花紫、梅子青、驢肝馬肺五種外,新得新紫、米色、天藍、窯變四種。

  “仿內發舊器”是按宮廷發往景鎮的陳設類鈞瓷“舊器”實物仿燒而成。

  因而在造型、釉色、支燒方法等方面,與宮廷收藏的官鈞基本一致,幾可亂真。

  有的故意不署年款,幾乎能亂真,有的器物外底刻劃“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除仿古外,清宮還在新創燒的器型上施以新發明的仿鈞釉,形成清代特有的“鈞瓷”。

  仿鈞新紫釉,正是清雍正時期創燒的仿鈞釉品種之一。

  此釉色以銅紅釉為主,再配合其它金屬元素氧化還原。

  呈現出月白、藍、紫、綠、醬、青、褐等色彩。

  與紅色交相輝映,形成了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色塊與條紋。

  乾隆早期窯變釉,保持著雍正時的“火焰青”特點。

  隨後漸變為以紅、藍、月白各色交織成塊狀的斑片和條紋。

  乾隆晚期窯變釉中月白與藍色較少,多為紅色。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