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得天獨厚,三次輝煌

  南宋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

  白胎青瓷胎質細膩緻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層豐厚柔和。

  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

  足底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底。

  器物造型除碗、盤、碟、水盂、香爐等。

  還出現不少彷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

  紋飾以蓮瓣、弦紋為主,南宋末出現雙魚、龍紋和貼花牡丹紋等。

  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稱鐵骨。

  釉色青,多紋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隱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則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器形以瓶、爐、尊、洗、筆筒、燈為主,紋飾少見,與南宋郊壇下官窯瓷器有許多共同之處。

  元代造型高大,胎體厚重ζΘν荳看書

  胎色與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黃。

  彷古器物少見,新創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盤、環耳瓶、鳳尾尊、荷葉蓋罐等等。

  高足杯足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節裝飾,足內空心且較深。

  裝飾採用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方法,以劃花為主,劃花紋粗略,線條奔放,並出現了褐色點彩。

  器物普遍飾有花紋,紋飾題材以雲龍、飛鳳、雙魚、八仙、八卦、梅、菊、馬上封侯等多見。

  此外,還大量出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

  盤、碗外壁的蓮瓣紋長而窄,排列較疏,瓣中間一般無脈線突起,不同於南宋。

  盤、碗底足一般挖足較深,有的深過外牆壁,外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露胎泛紅,中心有釉。

  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內全無釉,中心有乳丁狀凸起。

  明代與元代基本相同,但趨於粗糙。

  胎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澤較強,盤、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的。

  換源app】

  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紋碗、玉壺春瓶、執壺、蓋罐多見。

  高足杯的足較高,有竹節裝飾,一節或多節,挖足粗率且較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