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最薄、最白、最佳

    是必不可少的。

    正好靜志寺地宮出土的白釉“官”款對蟬紋碟,就跟之前的那隻盤子差不多,做起來也簡單。

    白釉“官”款對蟬紋碟,口徑12.4釐米,底徑8.5釐米。

    六曲花形敞口,斜腹略鼓,平底。

    胎極薄,僅0.2釐米。

    胎質堅細,釉白瑩潤,略見閃黃垂釉痕,外底露胎。

    內底劃飾工整纖細,而且是一對蟬紋。

    外底刻行書“官”字,並墨書“供養舍利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五月廿二日施主男弟子吳成訓錢叄拾足陌”5行28字。

    碟仿金銀器器型,口部無釉。

    太平興國二年也就是公元977年,而這一年可不簡單。

    太平興國(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的一個年號,共計近8年。

    而吳越忠懿王錢俶,亦用該年號紀年,他的存在時間是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在這裡,因為後面的施主男弟子吳成訓錢叄拾足陌,可以證明,這裡的年號不是宋的年號,而是吳越國。

    五代十國之吳越國,號稱: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筆趣庫

    其國更是著名的秘色釉瓷的出產地,這裡出現定窯瓷器肯定不同尋常。

    但是,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只有一次。

    比如吳越國開國之君錢鏐的父錢寬和母水秋氏的墓葬中,就藏有多件定瓷,從此也可見其珍貴程度。

    臨安晚唐錢寬墓,出土的是定窯白瓷海棠杯。

    臨安晚唐水秋氏墓,出土的是“金裝定器”白瓷雲龍把杯。

    從此可見,當時定窯器的名聲,遠大於其他窯口。

    而這肯定是因為其規整的工藝、優美的造型、巧奪天工的裝飾,使其名噪一時,享譽四方。

    就是因為定窯器的美好,讓當時的各地瓷窯,群起效仿之,但還是定窯的瓷器最薄、最白、最佳!

    比如我們現代人聞名遐邇的景鎮,到現在雖然還號為瓷都,但是在當年,卻只以“南定”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