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紅樓 作品

第108章 大宋帝姬(26)

    ,沿途百姓簞食壺漿自發相送,大宋將士受到老百姓前所未有的愛戴。從今往後,莊稼收割時再也不用擔心金狗劫糧,姑娘長大也不用擔心被金狗搶走。

    更重要的是,不用怕什麼時候就被金狗砍了頭。

    留守京師的李綱、李若水、張叔夜等大臣也是激動莫名,大宋從建立那天起,就以北定中原、收復燕云為國策,數代君臣為此付出努力,可一百六十多年過去了,不但沒成功,還差點葬送了國朝。

    結果永福帝姬一出馬,大宋多少年的心願就達成了,怎不叫他們喜上眉梢!可以想像,永福帝姬必然彪炳史冊,而他們恰逢其會,估計也能在史書中有一席之地。

    休沐什麼的就不用想了,眾臣恨不得連飯都不吃,一心撲在政事上。金國除,疆域子民盡歸大宋,怎麼對待金國人、怎麼對待生活在金佔區的漢人、稅賦是否和南方一樣......這些都是急需處理的工作。

    一個個跟吃了仙丹似的,每天只睡兩三個時辰還精神抖擻。

    此時的宋廷,正如一架高速運轉的國家機器。做為機器的控制人,趙桓本應參與其中,成為各項措施的最終決定人,但李綱等很有默契地略過了他,直接傳信與永福帝姬商議。

    起初李若水還感到心虛,也怕官家不滿,後來發現官家心事重重,根本就不管朝中大小事,這才放了心。

    他不知道,朱皇后非常瞭解趙桓優柔寡斷的性格,怕他反悔,只要一找到機會,就不斷“幫助”他下定當眾禪位的決心,嚇得他整日惶恐不安,很怕禪位的姿勢不對,被永福一刀兩段。

    朱皇后還跟趙桓說,為免生枝節,禪位之事最好不要告訴上皇。上皇若反對,定讓他去跟永福打擂臺,那不是害他麼?上皇若同意就更糟了,永福肯定誤以為這都是上皇的主意,那他還有什麼功勞?

    趙桓覺得皇后的話句句在理,連誇她是賢內助。

    五月初十,大軍行至汴梁城外十里。立下如此大功,天子犒帥是應有之義。

    趙桓率京內官員出城迎接,背完李綱寫的犒師之詞後,迫不及待地拿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