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煮 作品

第七十五章 窮病最該治

    等到第二天,許正道根據鍾家後面坡地的面積,繪製出豬舍建築圖。看到圖紙,鍾家人略顯震驚道:“這是建給豬住的?會不會太花哨了?”

    “要想豬長的快,就要讓它住舒服點。那樣的話,它才能吃了睡,睡了吃多長肉。放心,我算了一下,蓋豬舍大概要花不到五百塊,但能用好幾年呢!”

    “五百塊,都夠蓋一幢大瓦房了。”

    “這只是蓋豬舍的錢,我還打算讓你們在豬舍下面,挖一個沼氣池。那樣的話,豬糞什麼的都能衝進沼氣池。到時用沼氣煮飯、用電,還能節省一筆錢。

    重要的是,挖一個沼氣池,不會汙染環境。而且沼氣池處理的豬糞,還能澆到地裡當肥料。要是不搞這個沼氣池,豬養多了臭氣薰天,村裡人也會有意見的。”

    儘管眼下保護環境這種事,並沒後世那樣抓的嚴。但許正道也不希望,因為村裡有人養多了豬,最後搞的村裡臭氣薰天。時間一長,村民肯定會有意見。

    要是村民去投訴或打報告,對鍾家而言也很麻煩。修建一個沼氣池,看上去要投入不少。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他覺得應該建,而且肥料到時還給村裡用。

    等明年開始分田到戶,糞便這種天然肥料,也會成為很多農民喜歡的農家肥。有一座養豬場,外加一座沼氣池,便能源源不斷產出肥料。

    如果鍾家用不完,到時讓村裡人免費去拉,相信村裡人也高興。這年頭,雖然已經有化肥,但化肥價格高且不說,關鍵有錢都未必能買到。

    要想地裡產出的糧食比別人多,除了多施肥也沒其它太好的辦法。聽完許正道的講述,鍾建國父親鐘有年也覺得有道理,隨即道:“肥料是寶,這池子值得建。”

    等最後核算下來,要把這些東西全部建好,至少要花近千元。如此大手筆投入,無疑令鍾家人心驚膽戰,可最後鍾建國還是道:“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建!”

    更令鍾家人意外的,還是許正道一次性,借了鍾建國一千五百塊錢。換做後世,這點錢自然不算什麼。但八一年,敢借跟肯借這麼多錢的人,還真是不多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