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

  吳昌時端起酒杯轉向龐雨,“與將軍神交已久,此來能親見將軍英姿,實嘗平生夙願,聽聞將軍馬上要往湖廣剿寇,此杯敬祝將軍旗開得勝,一舉蕩平天下妖氛。”

  龐雨一飲而盡,放下酒杯時,只聽吳昌時又道,“吳某常聽密之、武公、次尾提及將軍事蹟,將軍尚在桐城之時,便與復社社友交集往來,此後在金陵開張江南時報,更得天如先生刊文,與我復社可謂頗有淵源。”

  “龐某一路得密之等人相助,方能有所小成,以後也要多多仰仗復社諸公。”

  “不知龐將軍可有意與我復社往來更緊密些?”

  龐雨笑笑看看了阮大鋮,又轉回吳昌時道,“吳先生是痛快人,在下也不遮掩,龐某仰慕復社不假,不過眼下溫體仁雖去,東廠卻只拿了陸聲文幾人,復社或問尚在皇上御案,當年周之夔去職緣由,尚下旨著應天撫按徹查。不瞞吳先生,此前龐某亦被牽連入東林復社之事,好不容易方才脫身,那為何此時要再立於危牆之下。”

  吳昌時神態如常,絲毫沒有覺得尷尬,他沉吟片刻對龐雨道,“將軍之事吳某有所耳聞,張國維原本亦無處騰挪,宿松大捷一至,所請無不準,全在龐將軍一戰之功。”

  對方沒有掩飾對軍功的需求,龐雨也不再謙虛,靜靜等著吳昌時的下文,看他能有什麼交易條件。

  “中原流氛猖獗,今歲朝鮮歸服建奴,皮島破而至東江覆滅,榆關情勢更見危急,想來龐將軍也自知道,皇上最需要的便是邊才之臣,甚或說只想要邊才之臣。”

  龐雨盯著吳昌時,“皇上最需邊才,但最不需邊才結黨,本官是以文人棄筆從戎,可眼下畢竟是個武人,若是武人有黨,在皇上那裡的觀瞻恐怕更加不堪。”

  說到棄筆從戎時,阮大鋮很肯定的點點頭,作為對此事的肯定。龐雨此時有拒絕的暗示,希望吳昌時將要緊的條件說出來。

  吳昌時坐直身體,“龐將軍有此擔憂乃人之常情,吳某所言往來更密卻非是結黨,甚或可說,復社也不是結黨之社,正氣士子志同道合而已。天如先生近有卓見,際此動盪之秋,我輩應當擯棄黨社之見、文武之別,不論廟堂江湖,只要有為國任事之心,皆應一體相協,而無分何派何社,如此朝事方有可為,黎民方有可盼。”

  龐雨略微有些驚訝,眼前的吳昌時風度翩翩器宇不凡,一身正氣凜然,與阮大鋮所訴的無恥小人天壤之別,方才這番話如果確實是張溥的意思,那他似乎對政治有了很大的轉變,以前的張溥一心靠復社壟斷科舉,把持進身之路,進而直接控制朝政,現在的路線則變成了某種統一戰線。

  經過溫體仁數年來的打壓,張溥應該是認識到,光憑復社還不足以影響朝政,皇帝重用孤臣,內閣不但沒有復社的人,連東林都說不上話,如果要擴大復社的影響力,只能與其他勢力合作。龐雨估計這個統一戰線裡面,必定包含了東林,以前由於張溥對控制科舉的偏執,東林和復社也頗多嫌隙,雙方只有共同的敵人,但缺少共同的利益。這次錢謙益能扳倒溫體仁,是張溥絕對辦不到的事,體現了東林黨深厚的根基,甚至大家都認為錢謙益可能因禍得福而復起,所以龐雨認為張溥一定會首先拉攏東林。

  方才吳昌時說到無分何派何社之時,特意看向阮大鋮,意思是張溥這統一戰線也可以包括阮大鋮這樣的閹黨,因為扳倒溫體仁,也有馮銓這樣的閹黨在其中出力,也體現了深厚的根基,難怪阮大鋮願意陪他長途跋涉來安慶。

  定了定神後龐雨道,“吳先生所說文武之別是指何意。”

  “天下紛亂,朝事可為之處在平虜堪亂,用武之地卻遠離廟堂,若無朝堂之上的照拂,不免處處仰人鼻息,此時自該摒棄文武之別,而應文武相濟。”

  龐雨手指摸著酒杯邊緣,揣摩吳昌時話語中的意思,看起來阮大鋮的判斷沒有錯,拋開吳昌時那些華麗的辭藻,簡單說就是想要依靠龐雨軍功,如果張溥復起封疆一方,那就要龐雨提供武力支持,以免走了楊鶴、張鳳翼的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