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別離不相惜 作品

第139章 新秦之基

    正月十四,成嶠收到下面人傳來的消息,諸子百家按照約定已經送來各自學派的典籍,相關的老師也全部到位。

    收到消息後,成嶠立即進宮,並且派人去邀請呂不韋。

    進宮後成嶠又派人去通知趙姬來雍宮偏殿議事,然而趙姬沒有興趣參加, 讓他們自己商量好就行。

    成嶠也不強求,趙姬不參加正好,免得整出什麼么蛾子。

    兩刻鐘後,呂不韋來到偏殿,拱手一禮道:“拜見王上。”

    嬴政停止跟成嶠閒聊,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心情似乎很不錯,沉聲道:“相國無需多禮, 請坐。”

    “多謝王上。”

    呂不韋隨後笑著回了一禮成嶠一禮,原本他還以為成嶠會因為手握他的把柄而對他有所輕慢呢,結果沒有,一如既往的保持著尊重。

    就算是表面上的尊重也頗為難得了。

    “王弟,相國到了,有什麼事情現在可以說了吧?”

    嬴政含笑看著坐在左首的成嶠,眼中有些好奇,坐在右首的呂不韋也看向對面的成嶠,心中暗自猜測。

    成嶠也沒有賣關子的意思,直接了當的說出了目的。

    “之前不是跟王兄和相國提過天下富商的尾款已經付清了嗎?”

    “如今諸子百家也將典籍和老師全部送到,我想學宮的籌建可以提上日程了。”

    呂不韋捋著長鬚,不緊不慢道:“不知君上有何想法?”

    成嶠對呂不韋的表態很滿意。

    呂不韋這話就跳過了到底籌不籌建學宮,直接到了怎麼籌建的問題,果然握有把柄還是有用的, 否則已經入國庫的錢恐怕沒那麼容易太掏出來……

    “我是這樣想的,有什麼疏漏之處, 王兄和相國儘管補充。”

    “首先要在咸陽籌建一座學宮,鑑於咸陽是我秦國的國都, 那麼這座學宮必然是秦國乃至天下最好的學宮。”

    嬴政和呂不韋微微頷首,這說法合情合理,沒有外地學宮超過國都學宮的道理,國都的顏面還是要維護的。

    “另外第一座學宮也方便管理和調整,算是一個嘗試,因為在我的設想中秦國的學宮與六國的學宮有著本質的不同。”

    “噢?有何不同?”嬴政心中好奇更盛,笑意盈盈道。

    呂不韋也很好奇,因為學宮這玩意天下不是沒有, 還不止一處,最為出名的當屬於位於齊國國都臨淄的稷下學宮, 不過各處學宮本質上都大同小異。

    “天下的學宮包括稷下學宮都側重於學術, 而我籌建的學宮本質上是一種官吏選拔方式。”

    “如今官吏選拔制度主要是舉薦,這樣的制度利弊王兄和相國應該比我更清楚, 在此就不做贅述了。”

    “我籌建的學宮主要是教導怎麼樣可以成為一位合格的官吏, 學術討論為輔,比如有志於成為一名律法官吏, 在學宮中就主要學習秦國的各種律法,其他種類的官吏類似。”

    “畢業後視其學業的考評,分配到相關的官衙實習一年半載, 合格後直接授予官職, 比如差一些的分配在郡縣,最好的一批分配在中央官衙。”

    “我秦國有鯨吞天下之志,也有鯨吞天下的實力,隨著未來的擴張,官吏肯定不夠。

    “重要的位置我秦國官吏的數量也許足夠,但中下層絕對不夠,那麼就避免不了要大量啟用六國原本的官吏。”

    “這些人的風格與秦國官吏的風格格格不入,恐怕他們連秦律都搞不清楚,就算搞清楚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山高皇帝遠恐怕少不了惡事。”

    “他們做下了惡事,六國民眾卻會把帳大部分算在我們秦國頭上。”

    “而且這些人保不準要跟倖存的六國餘孽聯繫,到時候如此龐大的官吏群體,如何能夠分辨清楚?”

    “隱患太大了。”

    “在我看來六國官吏可以用,必須給他們開一些口子,否則他們會搞事,鬧得雞犬不寧,大字不識一個的黔首太容易被煽動了。”

    “但絕不能以六國官吏為主,而是應該以我秦國官吏為主。”

    如今的秦國官吏還沒有墮落,無論素質還是效率都比六國官吏強太多了。

    儘管統一下肯定會有一部分官吏墮落,但只要採取相應的手段保證大部分官吏能夠盡責,問題就不大,總比大量啟用六國官吏好。

    這個時代能夠讀書的人太少了,在六國無論怎麼篩選,關係總是錯綜複雜的。

    “王弟說得在理,寡人也不相信那些六國官吏,相國以為如何?”

    嬴政臉上的笑容消失,滿是嚴肅認真之色,對於學宮之事的重要程度已經提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君上說得有道理,老夫早年經商曾走遍六國,大多數官吏都腐朽不堪,貪得無厭,做事不行,壓榨錢財都是第一名。”

    “我秦國官吏與之恰恰相反,大多數官吏都是好的,擔得起盡忠職守四個字。”

    呂不韋回想起早年經商每到一地必須拿錢開路,有時候拿了錢還不辦事,心中就有些不爽,因此狠狠批判起六國官吏,順帶誇獎了一番秦吏。

    嬴政聽到呂不韋誇獎秦吏,心中高興。

    “我秦國的官吏的確很不錯,有些人是真的廉潔能幹,但更多的人在我看來是因為秦律較為完善和嚴苛,以及秦國正處於上升期。”

    “攝於秦法威嚴以及自身前途,他們不敢以身試法。”

    “一旦等到四海歸一,恐怕將有相當數量的官吏墮落。”

    “大業已完成,還不能好好享受一番嗎?”

    “我想這會是大多數墮落官吏的想法。”

    嬴政聞言眼神銳利了很多,冷厲的聲音響起,話語中蘊含著無盡的血腥。

    “誰要是敢墮落,查出來多少殺多少!”

    “墮落的官員自然該殺,更應當加大監察和律法的約束力度,讓官員時時刻刻感覺到頭頂懸一把利劍,不敢輕易觸犯。”

    “相國說得有理,人性如此,的確應該加大監察和律法的約束力。”

    成嶠聞言心中無奈一笑,秦法現在的約束力已經相當大了,在六國人看來堪稱恐怖,稍不注意就要殺頭,還有各種慘烈的酷刑,別說受刑了,就是聽那麼一說也讓人感到恐怖。

    既然談到了律法,成嶠也打算也說一說,做個鋪墊,順便給嬴政提個醒。

    “王兄,相國說得有理,我也認為該加大監察和律法的約束,不過具體想法我們可能有些細微差別。”

    “君上,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換位思考罷了。”

    “亂世當用重典,如今正值亂世,因此我對如今的秦法沒什麼意見。”

    “然而此時的秦法是為亂世制定的,如果等到四海歸一,天下一統時恐怕就不適用。”

    “制度應該與時俱進,絕不可墨守成規,這也是我秦國能夠崛起成為天下第一強國的重要原因。”

    “比如如果沒有經過商鞅變法,如今的秦國將會是什麼樣?”

    “別說成為天下第一強國了,恐怕存不存都不一定吧?”

    “王兄和相國以為如何?”

    嬴政和呂不韋正認真傾聽成嶠的意見,面上浮現沉思之色,聽見成嶠的詢問,不約而同的點頭表示贊同。

    無論是嬴政還是呂不韋都是很實用的人,才不管其他,只要利大於弊,絕對不會抱著古制不放手。

    “如今的秦法是個什麼情況,你們比我清楚多了。”

    “轉變身份,以中下層的角度去思考,處罰力度未免有些過大。”

    “其實如果不統一,光秦國還沒有什麼,畢竟這麼些年秦國百姓基本習慣了,就算有不滿,也不會大。”

    “但六國百姓可沒有習慣,秦法的約束範圍極大,處罰力度,六國百姓短時間根本無法適應,這必然會產生不滿。”

    “王兄,相國,絕不要小看任何一點不滿,不滿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等到積蓄到極限,爆發出來的怒火將會無人可熄!”

    “別說沖天怒火了,就是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我很贊同儒家荀子在《王制》中的那句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王兄,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

    “統一天之時是秦國最輝煌的時候,但何嘗又不是最危險的時候呢?”

    “沒有統一前,敵人都是在明處的,統一後他們就處於暗中,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千里之堤毀於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