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別離不相惜 作品

第55章 事了(二合一)

    如此大範圍的流言,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有勢力在暗中推波助瀾,秦國自然是第一懷疑對象。

    實際上除了秦國在全力推波助瀾,跟魏無忌不對付的勢力也在順水推舟的出力,沒有一個人可以讓所有人喜歡,魏無忌也不例外,在魏國就有不少魏無忌的政敵。

    無它,肉食者鄙,由於魏無忌的所作所為損傷到了他們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權貴官員們才不管魏無忌下了臺會如何……

    死了更好,這樣他們的利益就可以拿回來了。

    面對如此危局,魏無忌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立即開始應對。

    魏無忌一方面調動自身勢力和人脈去清查流言,壓制流言,一方面去見魏王圉自陳,分析流言背後的陰謀,表忠心,打感情牌等等,可以說使勁了渾身解數。

    然而流言的可怕之處在於流言一旦產生,不管你做正面還是反面應對,推動流言的勢力都有策略讓你有苦說不出。

    魏無忌處理流言的方法被解讀為做賊心虛,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你不心虛那麼竭盡全力的打擊幹嘛?

    如果魏無忌不管,又可以解讀為默認,不敢正面回應。

    反正怎麼樣都有話說,何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就是了!

    處理流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一個更勁爆的流言給覆蓋了,不過魏無忌沒有領悟到。

    流言再怎麼樣厲害,最關鍵的還是要看魏王圉怎麼想,否則都是無用功。

    魏王圉並不傻,也瞧出了不對勁,但面對讓魏國甚至天下都“只知魏國有魏無忌而不知魏王”的魏無忌,壓力真是的山大。

    這種情況,就算是很多明君都很難忍住不動手,區別只在於處理到什麼程度……

    魏王圉心有疑慮,拿不定主意,於是便開始在私底下請教身邊的內侍和大臣。

    內侍收了秦國的賄賂,吐出的話雖然隱晦,但卻是暗示魏圉為了自身和子孫的王位,要把魏無忌的官職給削了。

    收了賄賂的官員比起內侍的腦子好用不少,直接採取捧殺的方法,極力給魏無忌說好話。

    這裡面有羅網的影子,之所以不讓內侍採用捧殺的方法,而是站在魏王那一邊,是為了讓那些內侍更得魏王圉信任,這對於秦國有好處。

    閹人嘛,慾望少了一大項,家國觀念極其淡薄,文化水平也極其有限,有奶便是娘,收買起來比起大臣容易太多了。

    魏無忌身邊的人脈和對魏無忌有好感的權貴官員自然是為魏無忌說好話的。

    魏王一看,渾身汗毛倒豎,脊背發涼,徹底驚了!

    豁,整個朝堂基本上除了他的心腹朝臣,大部分朝臣都在為他這個弟弟說話,甚至個別心腹也在幫忙說話。

    看來“只知魏國有魏無忌而不知有魏王”的流言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實在在的。

    再讓他這個弟弟待在朝堂,發展下去,說不準哪一天眼一睜,他就成廢王了。

    於是,沒過兩天,魏王圉就找了一個藉口把魏無忌在朝堂的實職給了其他人,而且連增加封邑,賞賜財帛,賜予虛銜等表面功夫都不做了。

    魏無忌死裡逃生後馬不停蹄的帶著五國聯軍跟秦軍大戰,功成之後竟然什麼都沒有撈到,本來撈到的全部丟了,還被罵了一頓,要閉門思過。

    儘管沒有下殺手,但魏王圉表明出來的態度依舊讓魏無忌心寒無比,基本上心灰意冷,開始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

    魏無忌知道只要他這個哥哥還在王位上,他就別想掌握實權,為國出力了。

    魏無忌之所以還沒有徹底心灰意冷,是抱著對下一代魏王的微弱期望。

    儘管魏無忌知道這樣是自欺欺人,但依舊自己騙自己,好歹在“無聊”的聲色犬馬中留有一絲微弱的希望。

    魏無忌的遭遇引得了魏國大部分人同情,消息傳到韓趙燕齊楚也讓無數人感慨不已,秦國也有不少人很感慨,但更多的人是高興。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魏王做得好啊,六國多做這樣的事情,秦國統一天下時才會更輕鬆。

    魏王圉一直注意著國內的動靜,收拾秦國賄賂的內侍更是添油加醋的把國內的輿情說了出來,搞得魏圉是越來越火大!

    既然他威望本就比不過魏無忌,經歷了此事威望再度下跌,那乾脆破罐子破摔了,威望比不過,權勢還比不過嗎?

    讓魏無忌和魏國內所有人都知道誰才是魏國真正的主事人,不管你再怎麼功功勳卓著,威望再怎麼高,在魏國他想要收拾誰,誰都反抗不了!

    於是,魏王圉下詔到魏無忌的府邸狠狠申斥了魏無忌一頓,並勒令魏無忌閉關思過,沒有他的詔令,不許離開府邸,更不許離開魏國,否則以叛國罪論處!

    這一記重擊,直接把魏無忌心中最後的一絲微弱希望都給乾沒了,徹底心灰意冷,徹底沉迷於聲色犬馬,美食賭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