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九變 作品

第二十九章夜談!

    ……

    “西北民變,疾如風火,依晚輩看來原因有三:

    其一,西北本就是苦寒之地,百姓們生活艱苦,家中難有積蓄,一遇大災,頓時束手無策,至於地方官府,非但不開倉賑濟饑民,反而是濫增捐稅,多如牛毛一般,饑民們被逼無奈,這才挺而走險、殺官造反!

    其二,朝廷為了平定遼東,多次從西北一帶抽調精銳邊軍,結果卻是屢戰屢敗、損兵折將,十年之間,西北地區的精兵強將幾乎被抽調一空,以至於饑民造反之時,根本無力彈壓,只能坐視局勢日漸糜爛。

    其三,民變發生之後,前任總督武之望自認為愧對朝廷,竟然懸樑自盡了……武總督一死,無人統籌大局,官員們各自為政,軍令、政令混亂無章,結果進一步加劇了民變。

    現在民變分佈西北各地,猶如星星之火一般,必須抓緊時間、立刻撲滅,否則的話,一旦讓這些星星之火燃燒起來,形成燎原之勢,可就悔之晚矣!”

    ……

    說到這裡,秦鋒嘆了口氣,從腰間解下一個酒囊大口灌了起來。

    這次西北民變,雖然一定程度上震驚了大明朝廷,卻沒有讓崇禎皇帝、內閣大臣、以及六部九卿們真正重視起來。

    這些高層統治者天真的認為,西北民變只不過是疥癬之疾,很快就會平定下去的……等到他們反應過來,一切全都晚了!

    用不了多久,民變就會從西北一省、蔓延到中原五省,進而蔓延整個天下,刀兵四起,生靈塗炭……最終大明滅亡、華夏陸沉,女真人趁虛而入……

    接下來,就是屠殺、剃髮、奴化、文字獄、閉關鎖國,落後於整個世界……直到三百年後,被西洋人的槍炮敲開國門,帶來不計其數的災難!

    身為華夏一份子,秦鋒很想竭盡所能的、為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做點什麼,可惜自己現在就是一個小小的百戶官,要兵沒兵、要權沒權,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回天之力!

    心情鬱悶,借酒澆愁,囊中酒很快喝乾淨了,一滴不剩!

    “呵呵,想不到小友年紀不大,卻是酒國高手,來,嘗一嘗老夫的美酒!”

    說話間,藍袍老者拿出一個酒葫蘆,純銀打製的,打開之後,濃郁的酒香瀰漫開來,沁人肺腑!

    秦鋒雙手接過來、聞了聞,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而後如長鯨吸水一般,一口氣喝下小半葫,這才舒服的長出一口氣:“好酒,真是好酒,醇香甘烈,四品皆全啊!”

    “哈哈,當然好了,這可是老夫臨出京城之時,皇……咳咳……一位姓黃的朋友所贈,馬車上還有幾罈子,既然小友喜歡,老夫相贈就是了,權當報答相救之恩!”

    “如此,晚輩卻之不恭了!”

    如果是送金銀珠寶,秦鋒肯定不會接受的,可是送陳年佳釀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沒辦法,酒色財氣當中,其餘三樣都不算什麼,唯獨一個酒字,讓秦鋒喜歡的骨子裡,當即美滋滋的喝了起來。

    既然聊到了民變的事情,自然要聊一聊如何平定這場民變了。

    在這個問題上,二人的觀點非常一致:認為首先要向朝廷請旨,免除西北百姓三年賦稅,以安人心;同時調遣人馬,把守住各府、各州的交通要道,避免造反的饑民們合流,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

    接下來,對造反的饑民們進行招撫。

    饑民造反,大都是出於無奈,只要官府拿出誠意招撫,再赦免罪行、妥善安置還鄉,相信絕大對數饑民還是願意接受的,有太平日子過,誰願意拎著腦袋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