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水如天 作品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這個資格嗎?

    習慣性的派人大量審訊俘虜,李敬才知道完顏宗望有多恨。

    鴨綠江口一戰,擄回來的船工幾乎囊括了東北各族的造船頂尖工匠。

    即便今年沒有打敗金狗,金狗未來很多年也別想造船了。

    有材料也沒人。

    李敬還真不敢放手用這些工匠補充到因為擴張,急需工匠的造船廠去,一部分扔到了扶九州島上去伐木。

    技術比較好的老工匠,跟著金狗哪裡繳獲的風帆材料一起,運去了福建,幫新船廠應對修補民用海船的活。

    當喬太妃來找他的時候,他都有點蒙。

    岳飛去臨閭關,現在靖字軍三個營地,勝字軍一個營地的訓練,他都要抽時間看看。

    為備戰的事情,經常漂在海上,恨不得一個分成好幾個用。

    喬太妃居然拉他去了臨海居後面擴建的復興報社。

    “李敬,當初抵報變成定期發行的復興報,我也是咬著牙鼓著一口氣應承下來,原以為這輩子把手就綁在筆上了,做夢也想不到如今竟然會變成這樣!”

    在臨海居很多人都不知道,喬太妃原名喬淑雲,可是復興報總編淑雲的名字,大宋讀書人無人不知。

    瓜子臉上俏皮的眉目會說話,讓人一見就有種神交已久的感覺。

    誰都會覺得她比三十五歲的王太妃更加年輕。

    跟趙玉盤這種後世一看就聯想到大青衣的美人相比,喬淑雲很知性。

    加上這種從內而外的仗義性格出現在大宋宮廷很罕見。

    無論是太后,還是皇后,都對她毫無防備,把心裡所想給她說。

    偏偏李敬有點怵她。

    當她不管不顧隔壁挽著李敬上馬車時候,李敬整個人身體都是僵硬的。

    春暖花開,大家都穿的很單薄。

    這胳膊觸碰的柔軟誇張了,挺拔,有韌性。

    李敬的反應喬太妃怎麼會感覺不到,她翹起嘴角,跟李敬一起上了自己馬車。

    依舊沒有放手李敬的胳膊。

    “你當初說,報社只是一個論戰的場地,我和易安她們根本不信,如今濟南和日照每天拉來各地稿件,信件好大一堆,報社郡君,宗室女子根本忙不過來。”

    在後世,報紙已經快被網絡代替了。

    在今日的大宋,卻是一件啟迪民智的大殺器。

    宋金之戰,靖康之恥,隨著報紙披露的一些細節,成功點燃了宋人的怒火。

    無數學子,士紳,商人讀完報紙以後,派人給濟南送信,給復興報送自己撰寫的詩詞稿件。

    大宋需要火硝,復興報上詳細介紹了火硝的熬製方法,這些沒有功名的讀書人紛紛放下書本,帶著家裡佃戶,挖起了牆根土,研究起了糞便。

    千里迢迢趕赴登州。

    偏偏登州管制特殊,他們進不了城,只能在城外客棧等消息。

    於是很多信使都留下自己的火硝和信件,買了一大摞以往或者現在發行的報紙,還有登州的特產的幹海鮮,工具,農軍,轉身就走。

    登記處有時候都沒來及的拿到他們準確的地址。

    採用稿件後不得不在報紙上說明,希望作者聯繫復興報,方便予以稿酬。

    讓人不得不感動。

    除了給復興報的投稿,還有官員,士紳,學著,商戶夾帶的各種私貨,都是給娘娘的上書。

    朱璉每天也能從女官手上拿到各地轉來的好多官員和士子上書。

    陳過庭帶著幾個女官梳理,偶爾還拿到稷下學宮做討論。

    就是建議朱璉緩緩伐金,畢竟靖康之難過去才一年半,朱璉治下僅有山東兩路,福建和廣東都沒來得及推廣新政,磨刀不誤砍柴工,先把大宋各地官員梳理一遍,改革軍制,提調大宋各路廂軍,調運各地糧草,集中大宋國力進行復仇。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是新論調,昔日張叔夜回來時候提過。

    這種建議多了。

    建議者文章還非常有水平,策論有理有據,博古論今。

    甚至梁揚祖和張公裕也是這麼認為的,此戰準備並不充分。

    張公裕之前就派心腹跟當地商戶來過登州,還化名給復興報投了兩次稿件。

    得知朱璉派人相邀,立刻把家人帶上,點齊和州兵馬就順江而下。

    梁揚祖人沒來登州,回來的密

    使說梁揚祖私下見的密使,聽完教旨,得知自己北上可能跟李綱,周寧等人輪番為相執宰大宋,當場就哭了,對著朱璉的教旨三拜九叩,視若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