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水如天 作品

第一百八十章 幾個腦袋啊

    明州官匪勾結,寧德被屠城,消息傳到登州,復興報登載了福州公審幾個主要人犯,凌遲他們的消息,附帶還登載了復興報的評論文章,譴責這種毫無人性的罪行。

    山東百姓對這種暴行表示強烈的憤慨,要求誅殺九族的請願書雪片一樣的飛到濟南。

    朱璉看過也心急如焚,巴不得福建跟山東一樣,一番改革以後,吏治清明,國泰民安!

    南國一片繁華之地,趙構派幾個人就這麼控制著,誰倒向自己就可以重用,這不管這官貪不貪,有沒有能力。

    “福州,興化軍,泉州,漳州四地推開政務改革試點就可以了,明年新船下水,水師在泉州設立軍港,兩三條成都級的戰艦維持一下日常安全就可以!”

    “建寧府,汀州,邵武軍,建州,福建腹地這幾個地方怎麼辦?”

    “派人通知他們地方官到福州來見你,願意執行整改,服從皇后教旨的,我們可以考慮推行,不願意的等我們打完金狗再來收拾他們!”

    “可是太后念念不忘北苑茶園!”

    “她是沒來安溪,安溪的茶葉品質很不錯的,種植規模很大,我都打聽清楚了,上次運到登州的,有建州的茶葉,也有安溪的,安溪的茶樹跟建州是一個品種,種出來的茶葉通常也冒充北苑茶苑的!”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愣了。

    還真有膽子大的商戶,居然敢拿安溪的茶葉冒充建寧府的,糊弄太后?

    幾個腦袋啊!

    他們哪裡知道,人家早就把實情告訴了李敬。

    李敬沒有吭聲,愣是都說是建州來的茶葉。

    “還真是沒想到,安溪的茶葉也這麼好,剛才我們還路過了安溪!”

    “我已經給安溪縣令談了一次,擴大茶葉種植規模,是他們迫在眉睫的任務!”

    李敬可不止是跟縣令談了一次。

    他到安溪以後,看了附近茶園,這些茶園也是官辦的,每年收入扣除支出,也要作為地方賦稅上繳。

    他一方面下令從山東調運蛭石,改進茶樹的扦插技術,一方面又教授他們熬製石硫合劑,畢竟這個時代沒有農藥。

    茶園遭遇的病蟲害非常厲害。

    安溪種植面積雖大,產量不高。

    石硫合劑容易分解,沒有毒害殘留,只需要注意噴灑時候人體防護。

    後世廣泛用於果樹降低病蟲害。

    在冬季兩次噴霧,可以極大的降低明前茶葉的病蟲害,只不過二十度溫度以上,就無法使用了,燒葉子,燒芽。

    “太好了,我這就命令韓羽返航,把太后接到安溪,讓她看看安溪的茶園!”

    李敬的說法,代表著明年可以敞開喝到鐵觀音茶。

    在場的官員都很興奮。

    至於福建路腹地的一片山地,他們倒是不很在意,除了產茶,這些地方也沒有太多物產。

    可是他們完全低估了鄭太后對建州的執念。

    李敬跟興奮的朱璉,李清照,陳過庭,周寧等人在鐵廠商量了兩天,也陪著他們和太后去看了安溪的茶園。

    罵了李敬一頓,沒有讓她早點來安溪,親自圈定了官辦茶園的範圍,查看了李敬對茶園的一些要求,又親手烹製了秋天最後一波茶葉。

    鄭太后還是要去建州。

    理由也很簡單,她見不得北苑茶園糟蹋好東西。

    不止建州,如果有條件《大觀茶論》所有的知名茶葉產地,她都想去看一看。

    不希望大觀茶論的錯誤繼續下去,也希望看到書中所著的知名產地的茶葉,跟李敬的新工藝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未來將會寫一本書,就《大觀茶論》之中所著的茶葉,新工藝和舊工藝都進行比對,同時還要想方設法保留大宋鬥茶這種盛世之景。

    對於鄭太后較真的態度,李敬是欣賞的。

    在說,偵查的騎哨回來報告了,葉濃等人在建州殺了官造反,卻沒敢攻打建寧府,直接東進了,建寧府的廂軍拱衛建寧和北苑茶園,也沒有去追趕建州廂軍。

    建寧府,北苑茶園,包括建州,叛軍都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就開走了。

    閩江的航運條件,也超出了李敬的預計。

    建州北苑茶園的茶葉,可以順著小舟一路飄到福州。

    有福建刑獄司的官員陪同,有吳談麾下福州新軍的護送,皇后帶來的宣字艦順閩江過閩清進入南劍州境內的黯淡灘之前,這樣太后他們下了碼頭,不論是轉乘小舟,或者改走陸路一百多里就可以趕到北苑茶園。

    遠比單純從福州或者寧德出發,來回走一千里陸路容易的多。

    這也讓李敬有些感慨,他決定大量打造一兩百噸的船是正確的,這樣可以深入沿海腹地,控制更多的地區。

    這也讓朱璉堅定了把南劍州納入政治改革的範圍。

    朱璉的決定,讓周寧樂開懷了。

    吳談在泉州,興化軍,福州剔除老弱,一共得到四萬多兵馬。

    帶一萬跟太后去北苑茶園。

    剩下的三萬,都可以隨著他一聲令下,到福州,興化軍,泉州,漳州各地去組織民意代表選舉,督促縣一級的政府改良政務,考核衙役,派出司法機構到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