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八十八章 關聖

除了點將臺和孔明井,這裡還有關帝廟和丞相祠。

丞相祠是前殿,關帝廟是丞相祠的後殿,這規有些古怪。

丞相祠始建於宋代,現在都沒有修復,比較破敗,前面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東西,是一塊直徑四米多的巨硯,系一原生巨石鑿刻而成,硯邊刻有二龍搶寶,連年有魚等吉祥圖案。

“這也是件老東西,明代的,起碼得是地市級保護文物。”周至看著介紹:“喲,這裡還是老宜州八景之一。”

“就一個大石頭雕刻的硯臺呀,沒感覺多特別。”馮雪珊說道。

“地方誌上記載說昔時晴空萬里無雲的日子裡,硯中有積水的話,會將東山白塔、南岸七星山黑塔、岷江邊舊州塔的三座塔影,都映入硯重,如同三支筆在蘸墨一般,稱為‘筆點丹池’。”

張路看著周圍:“塔呢?”

“怕是沒了。”方文玉說道。

“其實就是個鏡面反射而已,”衛非說道:“古人覺得神奇,我們作為現代人無需大驚小怪。”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我還是想打你。”周至笑道:“走,再去看看這關帝廟,排場很大啊。”

周至所謂的排場大,是丞相祠成了關帝廟前殿,文臣給武將看守門戶,全天下怕就這兒一處了。

等到進入廟裡,才發現這你自成一個院落,青瓦紅牆,大樹參天,翠竹環繞。

殿宇不大,殿內關羽莊嚴肅穆,關平、周倉侍立兩旁。殿外古石塔爐香爐青煙繚繚,石華表傲然挺立,更增添了幾分莊重。

倒是廟內收集有宋徽宗、明萬曆皇帝、清康熙、乾隆、咸豐、同治等皇帝的題匾及對聯共十餘幅。

其中周至覺得最好的一幅,是“志在春秋,孔聖人未見剛者;氣塞天地,孟夫子謂之浩然。”

“之所以說這對聯做得好,是因為這幅對聯認為關羽身上體現了兩個儒家學說的重要概念,寫出了其成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