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七十章 地方史勘誤

再打開地圖查看了一下,周至手扶腦門:“估計是古代人把資料記錄錯了!如果這裡是龍透關的話,那它就不可能是連接沱岷的城牆。”

方文玉用指甲在地圖上劃了一條線:“要是真有一道連接沱岷的城牆,那就應該是這樣,關起來的卻是江陽城!”

“對!有可能是清代周錫齡重建明代舊關牆的時候,在古書上翻到了龍透關這個名字,因此便將江陽城西邊的舊關當做了古龍透關,把名兒給那兒用了。”

“其實真正的龍透關,肯定是指龍透山上的關口,那就只能是這裡才對。”向宇說道。

“對了,乾爹發現的那個《新建神臂關碑記》在哪兒?”周至問道。

“在山底下。”

“走,看看去!”

等到在山下的雜草叢裡看到石碑,周至研究一番之後不禁笑道:“原來一幫子湖塗蛋!”

“怎麼講?”張路問道。

周至指著碑記上一處地方:“這碑立錯了地方,你看這裡寫的……神臂關為忠山咽喉,且無可著足,僅一線可通往來。”

“這就寫錯了,因為如果真如碑記所說關牆‘鎖鑰沱岷’的話,那鐘山根本就不該在這兒,而應該在江陽。”

“但是江陽的關卡,又和神臂城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壓根就不該叫做神臂關!”

向宇將事情捋了一下:“也就是說,神臂關修建在龍透山上,因此神臂關和龍透關,其實才是一回事兒。”

“清朝那個官兒把鐘山底下那個關口當做了龍透關,原因卻是出在這碑上,因為這上面就已經發生了一個錯誤,就是將鐘山咽喉錯當做神臂關了。”

“對!”周至樂了:“最搞笑的是這個碑記不但寫錯了,還連地方也立錯了!”

“我估計這碑記應該是明末地方上請託京城的某大老寫的吧,然後那大老也不清楚蠻州這邊關口的具體位置,便把鐘山關口當做神臂關寫了寄回來。”

“這邊的人拿到文章打成碑,卻因為上頭寫著的‘神臂關’三個字,便又將本來該立在鐘山關卡下的石碑,拿來立在了這裡!”

“嗨!這是錯中有錯,鬧得複雜!”方文玉拍著石碑笑道:“今天居然還破解了一樁疑桉!”

周至扣著下巴:“這事兒回去得跟乾爹說一說,我記得縣誌裡邊就是沿用的就是周錫齡的說法,殊不知就連他所引這這碑上面的記述,本身都是湖塗的!咱們得在縣誌裡邊補上一筆,不能讓後人看到這兒又犯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