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六十六章 神臂城

兩道一字城牆均採用丁砌築法,楔形城牆石,規格統一,形制規整,傾斜明顯,不但難以佯攻,就連想要破壞都具有難度,也無怪能夠保存到今天。

穿過狹窄的城門城內有衙門,便開始爬山,到了山路上,就能夠發現這是一座軍事臺地類城防設施。

可謂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這裡的防守設施有好些種。”方文玉進入了軍事觀察員的角色,給大家講解這座城池設計精妙的地方:“第一類為砲臺,砲臺沒有如普通城池那樣位於城牆上,而是位於城內外視野開闊、位置險要的地方,這就是典型的‘臺地防守工事’的格局。”

“第二類叫敵臺。敵臺位於城牆一端或城牆拐角的高大臺基上,臺基和城牆連為一體,且砌築風格和城牆相同,敵臺上可能建有敵樓,稱角樓。”

“角樓是城池防守的薄弱區域,因為它雖然可以二百七十度攻擊來犯之敵,但是也要承受來自二百七十度的敵人圍攻,因此需要打造得特別的堅固。”

“而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因此角樓下常常設有立體的射擊孔和出擊的暗道,利用地利優勢,結合伏兵,能夠給來犯之敵造成巨大殺傷。”

“第三類是城牆上的進攻防護面,稱作墩臺,因為做了特別的加厚,形如突出於城牆上方的一面盾牌,中間也有射擊的方孔,兩側和下方可以藏人,亦稱‘馬面’。”

“第四類為哨所。一般位於城門兩側或一側的上方,為一加工過的平臺,起著觀察和守城門的作用。”

沿著山路一路行上,沿途還要經過鐘鼓樓、腳碓、暗門,衙門,倉庫。

還有稻田和村落。

“這裡完全能夠自給自足了,”來到最高處,整個形勝之地盡收眼底,方文玉說道:“這裡有泉水,有井,有稻田,城門一關,大部隊的騎兵因為兩側蓮池的存在算是廢了,只能通過蓮池中間的狹窄通道採用添油戰術過來,成為當面守軍的活靶子。”

“而其餘三面就更別想了,懸崖峭壁,猴子都難以上來。”張路點頭表示贊成。

楊和看了看周圍:“僅憑山上的梯田,種稻子養千人都不是問題。”

從南向北,眾人一邊聊天拍照一邊玩耍,最後在神臂城遺址北郊的紗帽巖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