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五十五章 磨刀溪

“你吃吧,吃了今晚記得要刷牙。”李隊長跟釘釘交代,然後問道:“你們怎麼想著要來這邊玩啊?”

大家重新圍著火塘坐了下來,周至那搪瓷盅給李隊長倒了些老窖頭曲,一邊把花生瓜子麻糖袋子擺在了他身前,一邊說道:“我們主要是避暑,你老人家都不知道現在夾川多熱,那跟個蒸籠一樣。還是你們這邊舒服。”

“好酒哩……”老人看著酒瓶誇了一句,然後扯了扯身上的厚布的幹部服,驕傲地笑了:“咱們這邊啥都不行,不過熱天裡舒服那是沒說的,看,還穿這麼厚呢。”

“不過冬天就不行了,以前大路沒有修起來,有時候雪都能下來把路封了,得一兩個月才出得了村!”

“那景緻指定漂亮啊!”梁紅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夾川還有能夠積雪封山的地方?”

“是通黔中那邊的口子。”老者笑道:“那個地方叫做‘蛇不盤’,一年四季都涼快,爬蟲都不樂意去的。”

“老人家,這地方幹嘛叫磨刀溪啊?”周至對地方方誌很上心,這些地名通常都代表著歷史,走到哪兒都能夠考證一番。

“老時間,我說的老時間裡啊。”老人特意強調了一番,這才說道:“老時間裡鹽幫分兩股,一股走陸路的,那就在馬街裝馬,一股走水路的就是沿著習水河上來,到我們這兒算是一個大站。”

“到了這裡就走不了官船,又分作兩路,一路得換小船走官渡鎮,一路就是現在的這條公路,以前是茶馬道,轉陸運走婁山關。”

“為啥要叫磨刀溪呢?”老人笑道:“因為過了這兒就不再是太平地界,從這裡到大同一路都是土匪窩子,鹽幫馬隊船隊都要在這裡準備好傢伙事兒,把刀槍磨快,因此叫磨刀溪。”

“對了,你們要去的那個天鵝池,就是在大同,大同寨這川黔茶馬道上的天字堂口所在。”

“這我知道。”周至點頭:“新中國建國後,川黔地區最後一處匪巢所在地。那裡是牛箐山一處最窄的隘口,過去就是習水縣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