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幅畫

“歷朝歷代,這樣的未解之謎太多了。”周至只能攤手:“不過有時間我會去堰口國寧寺看看。”

這十幅圖隨意一張要是被外界知曉,恐怕都會是轟動世界的大事兒,然而周至和四舅四舅媽斤斤計較於這些疑團的考證工作,似乎這才是頭等重要。

“僥天之倖,前輩在藏皮箱裡邊留下了宋廷珍藏的紙墨。”四表舅說道:“否則都沒法措手。”

說著鬆了一口氣:“我和瑞芝,也總算沒有辜負它們。”

“能者多勞。”周至笑道:“文徵明那扇面配得上您老的斑竹扇骨不?”

“少打我那扇骨的主意!”四表舅聞言就一瞪眼:“要那東西,等我蹬腿見馬克思了再說!”

四表舅有一柄珍藏的老斑竹扇面,和現在流行的素面裸賞團斑不同的是,那套扇骨並不在意紅花臘地料子的珍貴,照舊進行了滿雕。

一邊是兩支細竹,停著兩隻爭喧的麻雀,一邊是一角柳枝,上面還停著一隻看熱鬧的。

別問怎麼知道是看熱鬧的,反正鏤刻精巧的畫面就是給了人這樣的感覺,似乎這隻單身麻雀的視線,穿過了扇子,剛好落在了反面的那兩隻麻雀身上。

三隻麻雀的頭部和翅肩,正好是斑竹天然的棕紅色花斑重色所在,處理出的麻雀頭背與胸腹的色彩反差,堪稱奇思妙想。

這扇骨周至已經惦記很久了,不過四表舅打死不鬆口。

“我記得你餘大爺送過你王無忝和周鼎的東西是吧?”四表舅說道:“這倆可也是清代制扇的名家。”

“他們不是清代的嗎?離文徵明還差著幾百年呢。”周至笑得厚顏無恥。

“我這也清代的!”四表舅趕緊擺手。

“清初和清末那也不一樣,寶月堂和大雅齋,就是兩回事兒。”周至接嘴說道。

寶月堂就是製作周至收藏的《王褒聖主賢臣賦》青花筆筒那家工坊的堂號,底款是一隻青花兔子。

在官窯口尚未恢復前,給宮裡的貢品瓷器多有寶月堂底款的,收藏界稱之為“不是官窯的官窯”。

而大雅齋則是慈禧自用瓷器的底款。

兩者一為清初一為清末,價值自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