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三十五章 改制

“是,還是我看他那樣不行,指點他去當潛水員的。”老楊頭當年靠水吃水,爛船也有三千釘,估計是認識不少水邊的人。

這位可是四九年前買兩百畝地的主,也就是沒來得及收租才逃過一劫,當年啥境遇可想而知。

周至心裡對老楊頭肅然起敬,嘴上卻笑道:“您老人家硬是心好,那個時候都還有心思管別人呢?”

“那年月誰都不容易。”老楊頭的心態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這是周至最佩服老人家的一點:“不過也能夠看出人性,靈均幹完工分就拉著我們記山歌,記言子兒,記鬼龍門陣,我當時就覺得他不一般!”

“可惜他漏了一樣。”周至笑道:“沒找你老人家說蓉渝水陸碼頭袍哥故事,白白便宜了我!”

“哈哈哈哈……”老楊頭樂得不行:“說起這點來,你跟你乾爹還真是一路性子!”

來到楊和家裡,當然就是吃豆花飯,家裡就有打漿機,方便得很。

楊和家因為和周至江舒意的關係,被江橋搞成了農機局重點扶持的“致富帶頭人”樣板,現在家裡又多了一樣裝備——小型飼料機。

這是一種利用高壓熟化噴射膨化原理製作膨化飼料的小型農機,有了這個,楊和家養雞鴨魚的飼料錢每年就會省出一大筆。

因為膨化過的飼料容易吸收,有了這個過程,節約飼料不說,魚禽豬還都比過去長得好。

就連飼料配方都是農資公司提供的,這樣的飼料養出來的雞和豬肥得太快,出欄就早,滋味就不夠。

不過勝在一個細嫩,這種雞熬湯不行,做涼拌的椒麻雞,口水雞倒是非常的合適。

還有就是養蛋雞,出蛋率得到極大提高。

最適合飼料飼養的是鴨子,這個是最快的,又肥,做夾川特色的燒臘——燙皮滷鴨子,非常受歡迎。

楊媽和大嫂幾乎是不知道累,這家人以前是沒有致富的門路,現在走上路以後,這家人吃苦耐勞的優良品性就有了發揮之地。

然後效果也非常的明顯。

楊和靠著城裡錄像廳和電子遊戲廳的分紅,還有假期裡幫城裡老楊收鱔魚泥鰍等水產的利潤,現在也將典給大哥的半邊房子贖了回來,大嫂拿去那些錢改造了雞場和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