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一十一章 摩崖石刻





“我跟他說要是好好讀書的話,最多來回跑六年,如果不好好讀,以後就可能過一輩子這樣的日子。”





馮雪珊拍了拍衛非的肩膀:“所以飛機你的懶是可以原諒的,畢竟小時候就把現在該走的路都走完了。”





衛非覺得馮雪珊真是說中了他的心聲:“那是,反正上了初中我是能不動就不動了,有時間去操場吊單槓,我安安穩穩坐著做兩道題不好?”





話沒說完就被衛宜收拾:“可你也懶得太過分了!”





雲臺寺的豆花老了點,比法王寺還是差了點手藝,不過這裡能夠吃到老臘肉,卻又是法王寺比不了的了。





這裡與其說是寺廟,還不如說是個農家樂,周至還見到廟門上貼著過年殺雞時拿雞血貼的雞毛,這就不太講理了。





老臘肉非常好吃不說,泡菜和醃筍也非常不錯,這兩樣就和噴香的蓋碗茶一樣,用的山泉水泡製,加上廟後長期陰涼氣溫恆定,先天就有優勢,別處沒法比。





豆花和米飯隨便添,還有涼米湯也非常好喝,一頓飯美美地造下來,人均才不過三塊五毛,加上一元五一杯的花茶,簡直便宜到姥姥家了。





吃過飯男主人還背起揹簍和小夥伴們一同出發下山,周至和他攀談,才得知他要下山割棕,還要收棕米。





棕米就是棕樹開花之後結出的魚籽狀的果實,那東西和棕樹嫩芯一樣,是可以吃的,不過現在估計除了山裡人家,也沒啥人吃了。





下山是開闊的石板路,比上來的時候好走得多。





衛非問道:“我們之前幹嘛不從這裡上來?這兒多好走?”





這是懶人才能發現的問題,所有人都不禁莞爾。





“這事兒自然有它的道理。”周至笑道:“猜?”





大家都搖頭,表示猜不到。





“大叔肯定知道。”吳喬木說道。





“因為安樂山當西,過了中午太陽就到了山的另一面,下午下從這裡山全程陰涼。”大叔寬厚的肩膀揹著揹簍,和藹地說道:“所以夾川人玩安樂山,都喜歡走小路上來,走大路下去,一來全程曬不著;二來上山容易下山難,將好路留給下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