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八十九章 論文





偶爾也會帶上江舒意和張辛夷,不過次數很少,兩個女孩怕自己爸媽會不高興。





吃過飯大家帶著作業和資料在學習沙龍集合,開始一天的學習,中午和大部分晚飯也都是在這裡解決。





換源app】





只剩下數學科目沒有刷完後,周至就調整了學習安排,上午刷題,下午一半時間看韻學和文物鑑定的專業書籍,一半時間整理資料,草擬提綱,晚上著述。





《蘇廚》到現在已經寫完了《夔渭》一卷,主角在天下最窮和天下最險兩個州郡完成任職,扭轉局面之後,因為與變法派的衝突被貶出京城,去兩浙路救災履任刷政績去了。





這一卷裡基本就三個發展線路,一個太湖開發,一個是舟山開發,之後就是滅交址收安南平南海,遠比寫朝堂糾紛和思想衝突容易得多,因此《兩浙》捲進展神速。





至於書裡需要查閱的大量資料,周至已經不敢讓江舒意代勞了,害怕影響她的學業,都是親力親為。





這也給周至帶來一些“副產品”,那就是順便還搞了一些歷史系和中文系的論文。





比如《從王珪酬唱詩歌管窺北宋仁英神三朝人物交往與派系勾連》。





王珪是北宋著名文人,做到了首相,政績不行,但是因為“其文章氣象宏達,詞筆典贍,足繼二宋後塵。至其詩以富麗為主,掞藻敷華,細潤熨貼”,幾乎一直就在中央,在皇帝身邊任職,所謂“珪少掇高科,以文章致位通顯”。





雖然歷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旨相公”的臭名聲,但是在當時的地位頗為崇高,“不出國門而參預大政,詞人榮遇,蓋罕其比”,凡是官員離京,都以得到他的送別詩為榮。





其餘和他人的酬唱詩,奉聖命而作的陪和詩,也是極多。





所有的詩歌都有創作背景,鐵打的汴京往來的官僚,誰上臺誰倒下,政壇上當時吹的是東風還是西風,從王珪的這些詩歌裡,都能夠看出一些有趣的東西。





周至寫三朝,免不了要查閱三朝人物的傳記和作品,乾脆就摟草打兔子,選出一些有意思的角度,來完成自己的論文。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