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三十五章 國瓷





“這批由國家作為攻關任務下達,最終由景德十大瓷器廠承燒的瓷器,我們內部稱作五字頭。”廖廳長說道:“後來自然就有了六字頭和七字頭。”





“七字頭是最後一批獻禮瓷,但是的品質已經比五字頭,六字頭大為降低。而後隨著成本增加,老一輩匠人的消逝,材料絕產,那批精美的瓷器已經成了絕版。”老工程師說道:“不過苗子已經在十大瓷器廠種下了,到現在全國說起瓷器,首先還是我們景德。”





周至想想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建國瓷是國家用瓷,集結了數位國家級大師和多位文人大家傾盡之力打造,堪稱時代瑰寶。





它對中國瓷器業的作用當然是無法比擬的,甚至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燒製規格最高、聯合個領域頂尖大師最多,打造最傾力、成就最高,突破最多的國之重器。





這些突破和成就,哪怕再降兩三個檔次,都是如今各個家庭精美細瓷器的典範。





“廖伯伯,六字頭七字頭就算了,時代印記太重,五字頭的,各大瓷器廠,或者說景德當地還有多少存貨,我都可以按這個價格收。”





“7501瓷也是如此,要是能夠有居仁堂那種全套的梅花瓷和桃花瓷,也要。”





廖廳長笑道:“王老是知道的,7501四套梅花五套桃花,當時都送居仁堂和豐澤園了,現在就我們省滴水洞瓷器研究所還各有一套。”





“這兩套瓷器,我可以給所裡打電話問問,但是我覺得應該是不會出的。”





“哦。”周至不免有些失望。





“不過不成套的那些,當時我們還燒造了很多,這些卻都在廠子庫房裡。”老工程師趕緊說道,然後用手指了指桌上的瓷器:“都是這樣的品質!這些都是可以出的!”











“可是已經不成套了呀……”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