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九十九章 砸缸沒砸缸





“還有,您既然都已經查了《說文》,幹嘛不再繼續查查段玉裁先生的《說文解字注》呢?”





“裡邊說的很清楚,甕,罌也。然則翁者,罌之大口者也。自關而西,河汾之間,其大者謂甀;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甕。”





“這個註解就說得明白了。”周至說道:“關於儲水器,也是有稱謂上的細分的,您說的那種小口的小號水瓶,其實應該叫罌,而大號的,敞口的,在關西地區叫甀,在關東地區叫甕。”





“莊子是楚國的,因此將罌稱作甕,其實是一種誤解或者楚地的通用。”





“然而楚地在當時不是中原正統,因此我們應當採中原地區的說法,而不採楚國地區的說法。”





“精彩!”劉正勻嘩嘩鼓起掌來,對王爍說道:“怎麼樣?!我就說肯定會有傳統文字功夫紮實的年輕人,你跟我說不可能存在!如何?!肘子和喬木都不錯!”





“我不行……”喬老爺這方面很謙虛:“還有,別跟肘子論《說文解字》,這書他標註過五遍,每個字的釋文都能倒背如流。”





“這麼厲害?你沒事兒背這個幹嘛?”劉正勻感到無法理解。





“師門的必修功課。”周至倒是不好怎麼做過多的解釋,以免有吹噓之嫌疑。





“可是……”馬維度現在對自己的“發現”也有些拿不準了:“可要是大缸在中國很早就出現的話,陶器又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應該到處都有才是,可為何沒有文物發現呢?”





“馬哥這樣的質疑,其實也是有依據合邏輯的,”周至說道:“陝西著名的何家村遺寶,上千件唐代文物,發現時就是藏在兩甕一罐當中的。”





“那兩個甕高度有六十五釐米,肚腹口徑六十釐米,這便是已經發現的甕裡邊極大的了。”





“關於宋代,是否有能夠裝人的甕出現,《宋史》或者能給我們答桉。”周至說道:“《岳飛傳》,《牟子才》裡都提到過這類容器。”





“對呀!”這下王爍都明白了:“岳飛不就是他媽抱著躲在甕裡,跟著洪水一路漂逃過的一劫嗎?!”





“可是實物……”





“其實實物也不是沒有,就我所知至少有三件。”周至說道:“我們夾川也有一件宋代文物,雖然不是大缸,但是也可以作證宋人的工藝,是能夠製作出能夠淹掉小孩的大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