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三章 民窯國寶

  “仁波是天啟朝的督陶宦官,米石隱又名米萬鍾,是天啟朝著名的金石書畫藏家,因此留有這兩枚款識的天啟青花,都是非常精美的青花瓷器。”

  “其中‘仁波佳制’款青花,就是‘官搭民燒’的典型,屬於皇帝專用的‘欽限’瓷器,甚至比用作賞賜的‘部限’年代款瓷器,還要高上一等,只可惜,現在識得的人還不多,往往錯過好東西。”

  “張老,是肘子說的這樣嗎啊?”老柴聽得雲裡霧裡的。

  張老點頭:“辨識瓷器款識是一門大學問,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有所謂‘瓷器有款,肇始於宋’的說法。而黃矞的《瓷史》提出:‘瓷器之年不自宋始,並見過三件帶‘乾元年制’的器物。”

  “而根據現代研究,事實上瓷器上面刻銘文。最早始於東漢。”

  “總體來說,瓷器款識分作朝代款、干支款、供養款、花樣款、堂名款、室名款、吉語款、人名款等多種,甚至還有阿拉伯文字和範文的款識。”

  “不光民窯,官窯瓷器也經常使用非年款的款識,比如乾隆官窯的堂名款,就有志勤堂、旭華堂、養和堂、立本堂、和暉堂、嘉陰堂、凝和堂、精進堂、致遠堂、椿蔭堂等四十四個。”

  “想想看,要是隻認‘大清乾隆年制’這六字,會錯過多少機會?”

  “仁波佳制、米石隱制,是天啟朝青花人命款,這卻是無誤的。所以同樣的好東西,肘子就敢下手,而你們就還能白白放掉。”

  說完又嘆了一口氣:“其實這些款識的瓷器,到現在已經沒有剩下多少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老柴臉紅道:“張老你臊我麵皮來著,不就是我們這樣不識貨的人是多數,除了年款的東西,其餘一路糟踐到現在,不多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