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邑窯

  “永樂窯的甜白釉,胎比這個小碗還要薄,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

  “同樣的,甜白釉也是白胎,這是與這個小碗最大的區別。”

  “因此從總體上來講,這個白瓷碗還是邢窯的特徵,不過釉色和剔花也具備了一些越窯的特徵。”

  “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張老指著碗底內圈的綠褐釉文字的地方:“這裡的字體是先用竹籤剔出來再加釉書寫的,這也是元代以前越窯瓷器的常用手法。”

  “因此從窯口的風格來看,這件白瓷盤首先是深具邢窯晚期風格特徵,然後也具備部分五代越窯瓷器特徵。”

  “南北兼收幷蓄,雖然蜀中諸窯目前沒有已經定論的唐代白瓷窯口,但是五代前蜀到宋之後的諸多窯口,也的確具備了這樣的特點。”

  “那還有沒有最後的一種可能?”老柴說道:“我不是質疑張老和小周老師的眼光啊,純請教,為何不會如我這個天球瓶一般,屬於後彷卻又沒有彷到相似這種?”

  孫老和周至相視一眼,一起大笑起來。

  孫老笑道:“這東西就算落在老頭眼裡,最多也就會把它認成晚唐邢窯白瓷荷葉折邊小碗,所謂宋前無官窯,這個價格壓根就還沒有起來,費這麼大力氣彷這麼個東西,划不來啊。”

  “何況這個小碟子具備古代瓷器的包漿,上手就知道是大開門的東西,不信你們用放大鏡檢查釉面的氣泡,大小疏密結構自然,胎紅過度,遠近深淺同樣自然,還有多年來釉面因些微腐蝕帶來的光潔度降低,這些都會給瓷器帶來‘寶光’。”

  “識別瓷器的真假‘寶光’,卻是經年玩賞,才能練出來的眼力和本能了。”

  “把這些所有的元素都結合到一起,找不到一點衝突和矛盾的地方,這樣的東西在我和肘子的眼裡,三個字行話定性,就叫做‘大開門’。”

  孫老和周至在這邊鑑賞這個盤子的時候,徐工那邊一直在拿著高倍的小放大鏡檢視。

  孫老笑道:“機會難得,小徐,把放大鏡也給幾位看看,說來慚愧,這物件兒要不得肘子提醒,在我這裡都要低估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