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三十二章 故事

  道士看了說好看,和今天西涼的燈差不多。

  玄宗說那你能帶我去看看嗎?道士說可以,便讓他閉眼,將他帶了過去。

  過了一會兒道士讓他睜眼,玄宗“睹影燈,連亙數十里,車馬駢闐,士女紛委”。

  道士還帶他去了一座酒樓喝酒,玄宗沒帶錢,就把鐵如意當在了那裡。

  之後道士又帶他飛了回來。

  玄宗後來派使節去西涼,當真找到了那柄鐵如意。

  岳珂這一句簡直諷刺到了骨子裡邊,意思是說你現在請我來觀燈,我承認燈的確好看,但是我們的皇帝呢?被帶去西涼看燈了吧?

  咱們這都成為“南國”近百年了,這樣的恥辱難道不應該警省和奮起嗎,能不能幹點正事兒?

  再往下是說有人在哀怨同情那難以經歷秋冬的蒲柳,有恨於心,卻不敢哭出來;而有人已經忘了孝道當盡,甚至連《蓼莪》之歌都不準人們唱了。

  這又是一個典故,《小雅·蓼莪》是《詩經》中的一首。以“蓼蓼者莪”起興,歌者自恨不如抱娘蒿,而是散生的蔚草,由此而聯想到父母的劬勞,把一個孝子不能行“孝”的悲痛之情,呈現得淋漓盡致;

  這就是在說靖康之恥把二帝擄掠到了北方,而這邊的新君根本就不在乎。

  不但不在乎,甚至將孝子哀痛無法奉養雙親的詩歌《蓼莪》都給廢掉不許唱,已經無人敢維護綱常和人倫大節了!

  最後一句好理解,就是說一想到這些,自己就憂慮得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然而對比起其它人的鶯歌燕舞,卻是顯得無比的“寂寞”。

  這擺明了就是扎心,因此遭遇迫害,真是半點不冤枉。

  而且岳珂好像壓根就不知道悔改,暗搓搓地將這件事兒記錄在這裡,記錄在有趙佶和蔡京跋文的地方。

  你不是不讓我寫嗎?我現在寫在這裡,我問你爸。

  老趙,你這個兒子是不是不孝啊?你後代的這些臣子,是不是和你的蔡太師一樣的貨色啊?!

  書法固然是好書法,岳珂也是大書法家,從他評價智永和米芾的書法,創造出“惟妙惟肖”這個成語,便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