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零六章 專業道路

 

“這事兒不用她批准,我用自己的私房錢。”

 

“肘子能幹得很。”關媽媽笑眯眯地給孩子們佈菜:“人都用現金支票的人了,是不是肘子?”

 

關媽這話一說出來,周至就知道老媽跟關媽的顯擺成功了,只好苦笑:“是,這次蜀都之行賺了一點點。”

 

“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可就找酒廠老韓了啊!”關大斌這下來勁了,這生意真要做得成,不大不小也能解決單位所有人一個月工資:“一百箱就是三千五百斤酒,對老韓這都是不小的生意了。”

 

荔鄉酒廠規模不大,十年前也就是年產萬把斤的集體小廠,改制國營引進生產設備之後,才漸漸擴大產能,但是酒廠自己要儲備基酒,還要向北方銷售基酒,這裡就要去掉三分之二的產能,每年製作出來的商品酒,產量雖然在逐漸上升,但是還沒有達到基本的規模。



產量和銷量的限制,導致運營成本的升高,最後只能拿儲備的基酒來填,填到基酒變新酒,品質嚴重下降之後,酒廠的末日就到來了。

 

這裡邊問題很多,包括經營理念,政策支持,目光眼界,客觀條件,甚至還有經濟大環境,幹群關係,員工能力和主觀意願等多方面的原因。

 

除非周至投身其中,不然不是幾句話幾個點子救得活的。

 

另外周至剛剛才知道荔鄉大麴竟然還是老包裝,三十五瓶一箱那種,那兩百一箱的價格可就大大低於了預期。

 

實在是太便宜了。

 

從這裡也就理解了為啥關大斌對老爸能夠搞到的茅臺念念不忘,倒騰一箱茅臺,等於倒騰十多箱荔鄉大麴,要是加上運輸存儲銷售成本,那利潤還要更加不如。

 

“怎麼還說上生意了。”關媽媽笑道:“叫肘子你來吃飯不是這意思啊,你不用照顧你關叔的情緒。來,舒意,肘子,我們也碰一個。”

 

夾川家庭主婦很多都能喝,關媽媽作為糖酒公司經理夫人,縣川劇團臺柱子,當然不例外。

 

周至跟關媽媽也碰了一下:“關叔這是照顧我呢,這頭批原廠的大麴品質真不差,不是後面從周邊收酒勾兌的那些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