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九十章 草溝

 

楊和將釘耙丟了回來:“把杆子和線給我,我在下游花生草封河的地方做好了草窩的,等你來現扒,怕是半天開不了張。”

 

這裡水靜,有些水不深的地段,水草會長滿河道。魚兒們貪圖草下小蝦昆蟲之類的食物充足,喜歡待在那些地方,但是又因為水草過於茂密,有時候會導致缺氧。

 

如果在這種地方扒拉出一些草洞,方便下竿子不說,還能夠製造出局部的富氧區,會吸引魚群到這些地方來遊動,活性也會增加。

 

方玉和張路都是新手,豆豆漂通線跑鉛單鉤掛蚯引釣草洞,就是最適合他們的釣法。

 

周至和他們的釣法不同,用的靈敏得多的細尾立漂臺釣,不斷拉餌拋竿很快就能夠在釣點形成一片立體的餌料霧化區,魚群很快會聚集過來,而且會越聚集越多。

 

楊和沒有說錯,這一帶看來還沒有被電魚毒魚的破壞,上游水電站下也沒有什麼土紙廠土糖廠之類的,河道沒有汙染,才下了三竿,就開始有魚兒來報道了。

 

開竿魚是一條小“青梢”,這是一種小型的翹嘴魚,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

 

能釣到這樣的魚,周至對這一段河道的水質就放心了。

 

因為花生草多的地方水質一般會偏肥,現在看來這個不是水質的問題,而是新漲起來的水面將之前岸邊的野草淹沒腐爛造成的。



青梢只是魚群開口的信號,接下來就是不斷的上魚過程,給周至打成了連桿。

 

下游什麼情況周至看不到,不過從方玉和張路的大呼小叫應該可以得知,那幾個魚窩的魚情應該都不錯。

 

釣豆豆蚯引也有個比臺釣好的地方,那就是上魚的個體一般比較大。

 

果然不多一會兒,楊和就拎著一個大桶從下游走了過來:“怎麼樣?”

 

“大的還沒來,小的連上了。”說話間周至一抖杆子:“這條可以!”

 

楊和來到周至身邊蹲下身子,將桶裡的鯽魚和鯉魚往魚護裡丟:“還是你這玩意兒好使。”

 

現在的釣魚事業還沒有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項目,很多後世見慣不怪的東西,比如長筒形魚護,比如釣臺釣椅,比如拉餌盤等等,在夾川還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