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六十四章 稿費

 

傳真件是手寫的。

 

“蜀省曹兄並諸同仁:來函悉知,並見周小友文字小樣。

 

方知歲殊三紀,地越千里,亦有文章道友,飲食同儕。此慰甚也。

 

今百事冗繁,不堪久筆,能有片言得寄駒隙之暇,足支一樂也。

 

呼應小友于江湖,以文筆馳爭兩隅,此二樂也。

 

得小友開示,欲於tvb設一飲食欄目,實三樂也。

 

見函之時,餘亦當於中環蜀幫老字號大平夥,細品口水雞擔擔麵,則四樂也。

 

得此四樂,君之命,斕敢不從哉?

 

其餘細屑,悉可與助理相商。

 

專此布覆,並頌春綏。

 

斕”

 

曹主編得意洋洋:“看明白了?所以說不是我對肘子有信心,是蔡老師對肘子有信心!”

 

“可得了吧,”周至一點不領這個情:“不是曹主編你對我肘子有信心,而是你對蔡老師有信心才對!”

 

    

“哈哈哈……”曹主編一點不在意周至怎麼懟他:“最起碼這種帶故事的菜品介紹,真正稱得上‘飲食文化’書籍,小樣蔡老師看了都說深受啟發,還準備開設一個影視欄目嘛!”

 

“這就說明他對我們的出版思路是相當認可的,既然他都認可,那我們的膽子就不妨再大一點……”說完從文件袋裡拿出一份新合同:“出版社決定了,再追加一萬份!”

 

對於蜀都人民出版社來說,這也是與作者的一種新型合作方式——根據銷量兌付“版權費”。

 

這和周至給蜀大的《夾川方言田野調查不同》,更和後期的《夾川方言訓詁》差異更大。

 

《夾川方言田野調查》和《夾川方言訓詁》,蜀大中文系一開始是準備支付給周至的是一次性的“稿酬”四千元,徹底買斷的。

 

但是周至只交付了《夾川方言田野調查》後,就趕上了一次好時機——國家版權局剛好提高了稿酬標準。

 

新的標準規定,對確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文藝理論專著,必須從優付稿酬者,著作稿由每千字六到二十元,提高到十到三十元;